Ultrabook和Medfield的英特尔底牌

作者:尚进

Ultrabook和Medfield的英特尔底牌0当英特尔CEO欧德宁在9月16日与Google的高级副总裁安迪鲁宾同台,展示Android如何运行于X86架构的英特尔处理器上,而不只是以往智能手机惯用的ARM芯片时,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也在为下一代的Windows8布道,并且演示了Windows8操作系统如何在计算能力有限的ARM芯片上运行。英特尔和微软,这两个曾经默契地创建Wintel联盟,从而在长达20余年中主导个人电脑生态的信息巨头,面对后PC时代的互联网需求,苹果iPhone和Android为主导的轻量化信息消费趋势,以往的携手默契渐渐消失了。尤其是在比尔·盖茨退休、英特尔贝瑞特转任董事长之后,我们很难再找到Windows95之于奔腾处理器、WindowsNT之于Xeon服务器的商业策略组合。这导致了微软不得不面对苹果MacOS的挑衅,同时还得提防Android和iOS在平板类电脑上的夹攻。另一方面英特尔刚刚摆脱同AMD的反垄断官司,但却突然深陷于高通Snapdragon和Nvidia为首的ARM围攻。

尽管表面上看微软和英特尔相互间选择ARM和Android,实现技术上的交叉支持,但是从商业谋略上却远非微软Windows和英特尔X86架构之间的相互背叛,至少微软可以利用ARM芯片来渗透平板电脑的机会,毕竟微软的WinodwsPhone已经牢牢捆绑在了高通的Snapdragon平台之上。另一方面英特尔也可以利用Android系统,让自己的X86芯片涉足电脑之外的信息工具。事实上,微软和英特尔不约而同地在往同一个方向转型,以满足未来触摸控制为核心的平板电脑机会,同时冲击ARM和Android的开源商业模式,企图将陷落于免费浪潮的整个信息生态产业链,重新拉回到个人电脑时代的授权商业模式之下。

其实,英特尔一直死守X86架构,并非其无视ARM架构芯片的低功耗特长,更多的是英特尔难以舍弃过去30年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X86专利屏障。英特尔早已经意识到个人信息终端的轻量化需求,所以才会在2009年扶持华硕尝试EeePC,并且由此派生出上网本的产品类型。并且在此之后推行了MID和UMPC,两个并不算成功的电脑口袋化概念尝试。而苹果在MacbookAir上的超薄设计试验,为英特尔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概念借鉴,低功耗的X86处理器,搭配SSD闪存硬盘,通过优化操作系统的电源管理模块,从而将个人电脑重新定义成强调便携性的Ultrabook。在踌躇满志的Ultrabook之外,英特尔还预备在2012年夏天发起对ARM芯片的反击浪潮,高度集成化的Medfield,被英特尔副总裁道格·戴维斯(Doug Davis)称之为拉拢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去ARM杀手锏,更让以往只能运行Android系统的ARM化平板电脑,在Android之外,还可以迎合微软的Windows8和WindowsPhone,甚至诺基亚还在苦苦坚守的Meego系统。■专访英特尔高级副总裁汤姆·吉尔罗伊

三联生活周刊:一个月以前,微软展示Windows8如何支持ARM芯片架构,而英特尔则宣布支持以ARM作为基础的Android,微软和英特尔之间的交叉性策略变化,无疑将对信息产业未来生态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至少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与个人电脑为核心的传统互联网之间,不再存在计算能力的门派差别,英特尔构想中的未来信息产业生态将转向何方?

汤姆·吉尔罗伊(Tom Kilroy):英特尔跟微软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个人电脑的早期商业时代,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并没有改变。虽然微软将在Windows8上支持ARM架构,而不再只是英特尔的X86架构,但放到历史范畴去看信息技术的商业演化史,你就能找到这种多元技术合作的爆发点。像英特尔正在筹划的Ultrabook,微软给予了非常多的长期技术配合,而X86架构对于Android的支持,也将是一个刺激信号,平板信息工具势必会迎来一个新高潮。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已经陆续看到了宏碁和华硕的Ultrabook,并且英特尔拿出来3亿美元作为Ultrabook参与者的资金支持,无疑Ultrabook会以超薄的工程设计对抗苹果MacbookAir,但同时Ultrabook也有可能对传统消费类笔记本电脑的销售产生影响。我还记得2003年英特尔曾经力推的迅驰系统,在统合笔记本电脑芯片市场的同时,彻底强化了Wi-Fi的全球普及。那么,Ultrabook将给个人电脑生态带来什么变化?

汤姆:作为强调超轻薄和超常待机时间的个人电脑,Ultrabook无疑将会对信息工具带来一次深刻的改变。2011年底前上市的Ultrabook只是第一阶段,在2012年上半年,Ultrabook还将让USB3.0和Thunderbolt接口成为标准配置,在2013年时英特尔会再为Ultrabook引入新体系架构的Haswell芯片,从而实现快速启动和快速唤醒等平板化的功能需求。英特尔主导推动个人电脑制造商生产Ultrabook,确保整个个人电脑生态体系可以保持底层设计上的集体竞争力,同时也强化整个信息工具的产业生态链条。Ultrabook肯定会对现在的个人电脑生态产生影响,但并不是一边倒的,我们的目标是到2012年,Ultrabook类型的设备可以占到笔记本电脑市场40%的份额。

三联生活周刊:苹果iPhone和Android上的ARM架构芯片,无疑改变了英特尔为主导的X86架构。ARM芯片正在迈向28纳米和4核心,同时保持其在低功耗上的先天优势,英特尔将在2012年生产手机和平板电脑的X86超低功耗处理器。此时英特尔的竞争对手不再是AMD和IBM,而是高通、Nvidia和德州仪器,在你看来,未来10年谁将能够威胁英特尔的绝对地位?

汤姆:未来整合芯片的历史竞争,并不是架构之争,也不是芯片核心的数量之争,而是谁将能够从信息终端到云端服务器,提供最好的整合性体验。不得不承认英特尔在研发执行上出了问题,研发周期没有跟上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进化。无疑,英特尔需要从单纯的个人电脑18个月周期,调整适应更紧凑的手机平板周期。明年上半年在英特尔推出基于X86的移动信息芯片之后,到时候你左手拿着ARM的电话,右手拿着X86架构的产品,就会明白英特尔为什么没有急于产品化,而是期待时机和技术成熟的契合点。10年前,当英特尔打算以至强芯片进入服务器领域时,没人相信作为后来者的英特尔可以打败Risc,但现在英特尔占据了全球服务器市场近97%的份额。

三联生活周刊:一年更新处理器架构,第二年更新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钟摆理论,越来越淡化了。无疑我们面临着个人计算能力的过剩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苹果和Google带来的手持信息终端周期加速,是否可以说X86为基础的个人电脑周期濒临停摆?

汤姆:钟摆理论带来的信息产业周期规律,一直在那默默运转,它并没有因为移动设备而发生改变。尽管对于移动设备而言,个人电脑处理器相对计算能力很充足,但是每次我在同互联网巨头交流时,他们却总对处理器计算能力提出新需求,在电脑领域,提升性能和降低功耗之间的平衡并没有打破。而移动电话作为信息工具的新市场,在明年英特尔X86架构介入后,也将会发生大变化,到时候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终端的性能体验,将远远高于目前的智能化体验水平。

三联生活周刊:英特尔在上个月宣布支持Google的Android之前,一直在试图维护同诺基亚合作的Meego系统,即便最近暂停了Meego项目,而作为微软的长期战略合作者,英特尔肯定也会支持微软正在努力维护的WindowsPhone生态,英特尔未来对于这几个手机操作系统有什么偏好?

汤姆:英特尔是全球前三大的Linux支持者,评价英特尔的Meego态度,不要脱离这个开放源代码的背景。诺基亚在Meego和微软WindowsPhone的双线战斗,一直没有放弃Meego,能够说明不少问题。事实上嵌入式操作系统还有很多机会,车载信息系统和数字标牌一直是市场空白。Android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体系,手机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平板电脑却并不尽如人意,关键还是生态链条上的缺陷,毕竟Google具备互联网基因,而不是个人电脑的工具传统,这方面微软的Windows8就有很多优势,并且可以将这种特长带到WindowsPhone上。■ 芯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微软英特尔英特尔架构android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