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占领华尔街”:失业……就业!实业?

作者:俞力莎

为何“占领华尔街”:失业……就业!实业?0( 10月15日,加拿大温哥华的民众举行示威游行,声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

10月15日,伦敦、法兰克福、罗马、东京、首尔等城市的民众纷纷举行示威游行,声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示威者相信,是华尔街令美国企业的处境恶化。不管是在银行财政援助还是失业率的问题上,华尔街确实应当承受指摘。但很多示威者并不理解令形势恶化的宏观经济和政治因素。”美国东北大学经济学教授安德鲁·萨姆(Andrew Sum)向本刊指出。而不管这场运动被分析为是对于美国资本主义和民主失灵的愤怒,还是被渲染为受金融内战推波助澜,出现金融大鳄索罗斯是“占领华尔街”幕后金主的传言,一个事实不能被忽略,即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的刘元玲向本刊指出的:“本轮经济危机中,青少年人群占失业人口的将近1/4,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正是‘占领华尔街’运动之所以轰轰烈烈的原因。”

美国劳动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9月份美国失业率达9.1%,失业人口1400万。尽管非农就业人口增加了10.3万人,但其中有将近一半即4.5万人是来自8月份曾发生大罢工的电信行业。刘元玲分析:“当前美国失业率的统计存在人为缺陷,失业率中的失业者没有包括因长期失业而放弃寻求就业的人,以及一部分丢掉白领工作,临时打杂的人,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把他们加进去,2011年7月份失业人口应当不是1393万人,而是1700万以上,失业率不是9.1%,而是11%左右。”此外,长期失业人口高达620万,占了总失业人口的44.6%。

上月8日,奥巴马宣布了一项总额为4470亿美元的就业促进法案,内容包括对富有家庭和大企业增税,对雇员和聘用新员工的企业减税,延长即将到期的失业救济金政策以及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由于共和党人对增税部分内容表示强烈反对,该法案没能通过10月11日参议院的投票。刘元玲认为:“奥巴马试图以法律和大规模财政刺激带动经济复苏,以出口和制造业带动就业,将新能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成果并不显著。新能源远水不解近渴,面临困境:价格偏高带来市场压力;技术难题阻碍其大规模产业化发展;还有两党互相扯皮令政府的财政支持有所减缓。所有这些都是处于成长期的新能源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去年3月,奥巴马提出“国家出口倡议”,即在未来5年内将美国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翻番,由此带动经济增长并解决200万个就业岗位。已经有人提出,美国的经济结构必须实行战略转型,回归实业。事实上,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已呈现本地化制造回归的趋向。但刘元玲认为:“奥巴马的政策目标偏离实际:制造业的振兴不能增加就业人口的增加,美国的制造业没有衰落,衰落的是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振兴后者对美国而言无疑是开倒车。”萨姆说:“失业数字居高不下,‘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热切地批评着华尔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但实际上,导致美国就业机会外流的一个最大因素是全球范围内的低工资水平。美国公司感兴趣的通过增加收入和发展规模来安抚股东,而劳动力外包可以节约无数成本,令股东获得资本增值。这种趋势的出现并不是华尔街的银行造成的,而是因为我们最钟爱的公司如福特、波音和苹果都想要减少开支。”

此外,“出口总额能翻番很大部分归因于所出口的与农业、能源和原材料有关的产品,其价格提升较快,而在船舶、半导体和民用飞机等行业的出口都是负增长”。刘元玲指出:“美国瞄准新兴市场,2010年,阿尔及利亚、南非、芬兰、智利等国成为美国对外出口增幅最大的国家,对阿尔及利亚的出口增幅达到了86.9%。但这些国家本身市场需求不大,从美国进口的又主要是农产品和矿物燃料。对于市场需求大的国家如中国,美国却在很多方面实行贸易管制。”政治和战略上的偏见使得美国自己牺牲了振兴制造业和提升经济活力的机会。

当然,美国“回归实业”最大的动力在于,“美国仍是高新技术的发动机,创新实力不容低估,实体经济的回归和复苏不可低估。新能源如果能出现革命性突破,对本土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可能产生质的影响。民主党和共和党尽管相互竞争和牵制,但都希望维持美国的超强实力和绝对领导地位”。刘元玲说。■(文 / 俞力莎) 华尔街占领失业实业就业为何

上一篇: 破解弦外之音
下一篇: 埃及人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