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炒作与中国
作者:宋晓军( 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上的一架战机正在起飞 )
10月6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他正在考虑10年内减少4500亿军费的方案,因为一旦在感恩节前国会负责减赤的“超级委员会”提出的1.5万亿减赤方案没有通过,那么到2013年减少1.2万亿赤字的方案将自动生效,届时美国的国防将面临灾难性的削减后果。就在帕内塔接受CNN采访的几小时后,福克斯新闻网就以《我们的军队将很快无法应对第三次世界大战?》为题发出了一则新闻。在“占领华尔街”运动如火如荼时,亲共和党的媒体炒作“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概念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为福克斯新闻网撰写这则报道的是传统基金会的道格拉斯和莎拉·阿利森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卡拉法诺博士(James Jay Carafano)。新闻中透露了众院军事委员会将出台一份关于世界大变局与美国军力的报告,报告认为,美国未来是否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应付世界大变局,将取决于由12名国会议员组成的减赤“超级委员会”。报告认为,若听从了“超级委员会”的建议(10年内强行削减1.5万亿或1.2万亿美元的联邦赤字),美国军队在两年后很可能陷入封存包括两艘核动力航母在内的60艘舰艇、削减1/3的陆军战斗营和空军战斗机及1/4的战略轰炸机、海军陆战队将解体的困境。由此美国将不再是一个全球性的力量,而一些地区性的大国会挑战美国争夺主导地位,美国和其盟友将失去在海洋和其他公共领域里的行动自由,区域冲突和摩擦将会加剧……届时,一旦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征兆,战时动员起来的青年男女志愿者将面临着没有足够的飞机、舰船和战车可以使用,最终只能像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那样从头再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克斯发布这条新闻时,刚好美国国会的“超级委员会”正在召开闭门会议,讨论制定11月23日拿出来让国会表决的、未来10年减赤1.5万亿的方案。从时间点上看,这无疑是代表军工利益集团的众院军事委员会以国家安全利益的名义,对“超级委员会”进行的舆论胁迫。但从200年来资本主义世界无法从内部、只能靠战争解决危机的历史轨迹看,众院军事委员会报告中提出“世界大战”的发生,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因为无论是不知如何收场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还是持续蔓延的“阿拉伯之春”,以及不断推陈出新包括“南中国海”在内的东亚、南亚危局来看,似乎都在为“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某种注脚。说到这儿,很多人一定会想到最可能成为“帝国挑战者”的国家——正处在自主工业化升级的中国。那么中国真的会变成“一战”、“二战”前的德国,“二战”前的日本和“二战”后的苏联吗?
从表面上看,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似乎与当年的德国和日本有几分接近。同样是高速发展的工业需要全球做市场,同样是在缺乏海外驻军和基地的情况下依赖于资源进口,同样是在金融上被海权国家剥削亟须打破这个格局,甚至教育发展超前于工业社会扩张、年轻人缺乏上升通道的社会问题也和当年的德国颇为相似。此外,在人口和产业规模上,又与“一战”前的美国和“二战”后的苏联也有相似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克斯披露众院军事委员会有关将难以应付“世界大战”报告将枪口对准国会“超级委员会”的背后,尽管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在讲演中也强调了中国所谓的“军事、经济超级大国的野心”,但同时很多美国媒体也纷纷公布了国会减赤“超级委员会”成员接受辉瑞制药、洛克希德·马丁、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和卡车司机工会等大公司和团体的政治捐款数额。由此可见,美国从里根时代开始实行了30年的金融激进战略后,再要马上以军事激进战略来翻本,也会受到来自内部的政治制约。换句话说,美国目前必须要在解决1%人口从1981年占有社会财富的20%上升到现在占有社会财富40%以上的社会利益结构透支与遏制中国崛起之间,做出排序先后和力量分配的抉择。从目前美国政治生态的发展趋势上看,选择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现在的问题是,针对美国金融和军工利益集团一边与国内的民主党进行政治博弈,一边在舆论上将中国塑造成“帝国挑战者”的现实,中国在面对资本主义世界200年来可能首次不用战争而是通过内部机制和技术调整来缓解危机时,将如何构筑一个更优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利益结构,让外界认为中国未来不会成为一个以战争为手段的“帝国挑战者”呢?■(文 / 宋晓军) 世界大战炒作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中国军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