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患纠纷之我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医患纠纷频发,有专家认为:同仁医院事件反映出目前关于医疗事故纠纷处置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制度缺失的问题。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我赞同专家的说法;但作为一名患者家属,我的感受是制度建设并不能决定一切,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是各种因素长期累积叠加的结果,其中医疗机构服务细节不够人性化就是原因之一,若能改善,对于医患纠纷也会起到很大的缓和作用。
今年初,笔者妻子因分娩在即而入住本市一家颇有盛名的妇科医院。出于种种考量,我们决定采用自然分娩的方式来迎接宝宝的出生。在待产室,经过一个上午的产前多次剧烈阵痛,身心疲惫的妻子终于进入了产房。在外焦急等待的我满以为很快就可以迎接新生命的降临,不料却接到主治医生从产房内打来的电话,说妻子子宫内有肌瘤,无法正常自然分娩,让我来决定是剖宫产还是继续自然分娩。我当即请求医生马上做手术,因为此时的阵痛正越来越使妻子无法忍受。但是,主治医生却慢条斯理地从产房出来,从值班室取出一沓风险告知书,“无比耐心”地向我解释剖宫产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并要求我签字,可此时心急火燎的我怎能静下心来听她的解释呢?不等她介绍完毕,我就签了名并再次央求她马上手术,并承诺自愿承担风险。其实,我也知道医生必须履行告知义务,要走一个程序,而我也有些过于焦急了,但是医生下面的反应还是让我难以接受——也许是不满于我打断了她的介绍,主治医生并没有告知我是否马上施行手术就走出门外,不知所向。在随后的4个小时里,没人来告诉我手术什么时候开始,也没有医护人员对独自躺在产房里备受阵痛折磨的妻子采取任何护理措施。产前阵痛是怎样的难以忍受,作为男人,我无法体会,但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妻子独自在产房忍受痛苦,甚至因为过于疼痛而不由自主地叫喊的时候,竟然受到医护人员的训斥,身为病人家属无奈的愤懑以及对医院极度不满的种子在心里已经发芽、长大。
也许因为医护人员每天看惯了生老病死,听到妻子因阵痛喊叫时没有采取任何医护措施;也许是因为病人多、医生少,手术要排队,我们才会进了产房还要再等4小时;也许是医生目前仅仅习惯于告知手术风险并要求患者家属免责签字,还不习惯为缓解患者家属焦急心情而对手术安排等细节进行告知,也许,还有很多也许。但事后,妻子说,还不是因为你没有找熟人,没有送红包,如果送了,我还会受这么多罪吗?我但愿,这也只是一个也许。(文 / 关晓海) 自然分娩医患我见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