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破发潮

作者:谢九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共有200多只新股发行上市,截至9月16日,已有95只次新股跌破发行价,破发比例高达44%。在95只破发新股中,有64只是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最新的两只破发新股是9月16日上市的创业板公司隆华传热(300263),以及9月9日上市的中小板公司蒙发利(002614)。隆华传热是一家生产冷凝设备的公司,发行价33元,上市首日收于32.57元,小幅跌破发行价,这也是自6月22日洲明科技(300232)上市首日破发之后,创业板再现首日破发股。蒙发利是家生产按摩小电器的公司,发行价高达52元,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收于45.8元,在上市的5个交易日内破发幅度已经高达17.5%。今年A股市场有一批休闲娱乐类的公司相继上市,比如生产扑克牌的姚记扑克(002605),生产桑拿房的桑乐金(300247)等,这些技术含量较低且行业略显独特的公司一度引发投资者的争议。除了蒙发利破发外,姚记扑克和桑乐金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暂时还处于发行价上方,不过股价也是一路下跌,距离高点的跌幅超过35%。

在今年上市的新股中,跌幅最大的当属华锐风电(601558),这家风电企业在今年1月上市后,取代金风科技(002202)成为A股市场新的风电龙头,只不过和2007年上市的金风科技相比有些生不逢时。金风科技在2007年底上市时,虽然A股市场已经开始由“牛”转“熊”,但风电行业仍然是当时最受追捧的新兴产业,金风科技以36元的发行价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31元,暴涨近4倍;而华锐风电上市首日就跌破90元的发行价,收盘于81元,截至9月16日,公司复权后股价为47元,距离发行价已经跌幅近半。华锐风电的下跌主要因为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大幅下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锐风电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降30%和48%。曾经风光无限的金风科技也大致类似,上半年的净利润下降45%,年内股价跌幅50%左右。除了华锐风电,今年上市新股破发幅度较大的还有天瑞仪器(300165)破发幅度39%、庞大集团(601258)破发幅度38%、风范股份(601700)破发幅度37%、大智慧(601519)破发幅度35%、亚太科技(002540)破发幅度35%等。

新股上一轮破发潮主要集中在今年4月到6月,当时上证指数从3000点跌至2600点,大量的新股上市即告破发。随后股市出现一波小幅反弹,加之比亚迪(002594)在6月30日上市后遭遇一轮炒作,重新点燃了市场炒新的热情。冠昊生物(300238)、东宝生物(300239)、江粉磁材(002600)等新股上市首日较发行价涨幅甚至超过150%。从7月到9月初,一共有50多只新股上市,基本上没有再出现新股首日破发的情况,一直到9月9日,中小板的蒙发利上市首日破发,9月16日,创业板的隆华传热紧随其后,可能再次引发新一轮的新股破发潮。

不仅是新股破发,跌破增发价同样来得汹涌。今年已经完成的121单定向增发中,有52只股票跌破增发价,占比43%,其中18只股票的破增幅度超过30%,27只股票破增幅度超过20%。破发幅度较大的股票有华菱钢铁(000932),今年3月份以5.57元的价格定向增发,截至9月16日股价仅有3.37元,相比增发价折价39%;穗恒运A(000531),这家公司在今年4月份完成定向增发,目前股价破发幅度36%;星湖科技(600866)4月份完成增发,目前破发幅度33%;大唐发电(601991)6月份完成增发,目前破发幅度32%。对于这些大幅破发的公司,最难受的自然是参与定向增发的投资者,对公司大股东而言,在相对高价位上完成再融资,可算是一次胜利。

不过,对于那些已经公布增发预案但是尚未实施的公司,这一类股票“未增先破”,对于大股东的资本运作能力提出了考验。今年共有24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增发预案,截至目前约有90家的股价低于增发价或预案价下限,占比37%。与那些已经完成增发后破发的公司相比,未增先破的公司更值得关注,因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从接到证监会核准增发的回复后,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增发方案。在股价跌破拟增发价之后,上市公司想要顺利完成增发融资,只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努力使得股价重新回到拟增发价上方,二是下调增发价,缩减融资额。如果是前者,对于投资者而言意味着一定的投资机会。

在90家左右未增先破的公司中,中卫国脉(600640)的破发幅度较大。这家公司原本从事电信业,近年来经营不善,2010年和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均为亏损。今年6月份,公司计划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以14.92元/股定向增发1.4亿股,向大股东中国电信集团定向增发购买商旅和酒店资产,从一家电信公司转型为商旅公司。重组方案公布后,股价连续下跌,截至9月16日收于9.57元,距离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价折价36%。事实上,大股东中国电信注入的资产还是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比如114号码百事通业务,以及7家酒店资产等,都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号码百事通为主的商旅公司2010年实现5691万元的净利润,酒店资产去年实现3827万元的净利润,只不过由于公司股价在重组方案之前已有大幅炒作,加上下半年大盘下跌,重组方案出台之后遭遇了见光死。

由于中卫国脉的定向增发对象是公司大股东,不涉及融资,增发价格即使下跌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相比之下,那些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未增先破就面临较大的麻烦。当股价跌破拟增发价之后,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就可以买到更便宜的股票,完全没有以当初价格参与增发的必要。

在目前未增先破的公司中,有一些的折价幅度已经超过20%。比如太平洋(601099)在今年2月提出增发方案,计划以不低于10.28元/股非公开发行5亿股,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机构投资者。由于今年股市连续下跌,这家券商股的跌幅更是远超市场平均水平,截至9月16日,公司股价只有7.75元,距离增发价折价25%。中国南车(601766)和中国北车(601299)同样也深陷增发困境。中国南车在今年6月计划以6.02元/股定向增发不超过18.27亿股,募资投向高速动车产业化基地等项目,不过随着“7·23”动车事故发生后,高铁股惨遭投资者抛弃,公司股价目前只有4.61元,距离增发价折价23%。中国北车的计划增发价为6.1元,公司目前股价跌至4.61元,折价24%。北化股份(002246)今年3月提出增发预案,计划不低于16.79元/股向大股东兵器集团购买TDI资产,公司股价在重组方案公告后一度走出3个涨停板,不过很快就一路下跌,目前股价只有13.45元,距离增发价折价20%。尽管公司涉及军工企业重组概念,但由于注入资产只是普通的化工资产而非核心军工资产,所以市场对于该重组方案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

对于这些未增先破的公司,有些可能会通过增持或者制造题材,使得股价回升至增发价上方,从而使再融资顺利进行。不过,并不是大股东增持就一定可以拉升公司股价。中国北车集团曾经在今年7月中旬增持公司股票400多万股,买入价格约6.5元,但是两个月后,公司股价就跌至4.6元。所以,更多公司还是会做出更现实的选择,那就是下调公司发行价。9月14日,保定天鹅将定向增发价从原本的6.14元下调至5.01元,但同时上调了发行数量,从而使融资总额不变。更有甚者,宗申动力(001696)在9月13日将增发价从不低于8.94元/股下调至5.44元/股,价格下浮39.15%,成为下调幅度最大的公司。但与此同时,公司将发行数量从1.1亿股上调至1.7亿股。

与破发相比,目前股市的“破净”还不算严重,目前大约有20家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主要集中在钢铁板块这一破净专业户,比如鞍钢股份(000898)、宝钢股份(600019)、华菱钢铁(000932)等,其次是一些运输类股票,比如华北高速(000916)、赣粤高速(600269)、广深铁路(601333)等。

目前股市连续下跌后,如果从市盈率估值看,已经和2005和2008年历史上的两次大底接近,不过如果从破净的角度看,目前的市场还远远不及上两次的惨状,2005和2008年大底之时,大约有15%左右的股票跌破净资产,然后股票市场开始探底回升,而目前跌破净资产的股票只有约20家,占比还不到1%。■(文 / 谢九) 定向增发股票增发增发股票股票发行股票破发潮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