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先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如果要给“碌碌无为”这个词画张图解,郝先生的形象再合适不过。郝先生五短身材,长相平凡,今年50岁,在一家没什么市场化前途的事业单位干了30年,还是个小职员。薪水比照现在的物价,买不到500斤大米。按照传统的看法,他也算吃皇粮的人士,为此他计算过500斤大米大概是四五石左右。
郝先生勤恳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单位,擦桌抹凳、扫地浇花,饮水机水桶空了他主动换水,复印机卡纸了他也帮忙修,自己手头的活计总是提前完成,待签的文件也会仔细检查三遍之后才送到领导办公室。
即使没什么可忙的,他也要耗到同事都离开后才下班,关闭所有电灯和空调。他骑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到处都响的自行车回家,顺路去菜场买两根黄瓜半斤面条,晚饭吃自己做的麻酱面。他结过一次婚,老婆嫌他窝囊没本事,天天把离婚挂在嘴边,没想到某天郝先生忽然病猫发威,说离就离,儿子房子全归你!老婆回过神来,想挽回,不料一向唯唯诺诺的郝先生竟铁了心要离婚,甚至不惜搬回自己父母家去住了好几个月,根本不见老婆的面。如今儿子16岁了,跟着妈妈,每个月跟他见一次面。见面日郝先生带儿子去吃肯德基,发现那已经不是他的最爱,他宁愿爸爸带自己去商场买双Nike Air,也不愿意跟他吃顿饭聊聊天。
因为住在郝先生家的对门,我经常陪他喝点白酒,酒是郝先生唯一的嗜好,离婚后他每天都喝二两。酒能打开他的话匣子,使他精神焕发而非常雄辩。他认为“阿波罗登月”是美国人在造假;萨达姆肯定没有死,而正在某个太平洋的小岛上酝酿重夺政权,届时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年轻人未婚同居应该入《刑法》,罪名视同卖淫嫖娼,凡此种种,滔滔不绝而言之凿凿。其余时间,他是个规矩到有点无趣的人。
有一次酒后失言,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混成个一官半职。他本来正在预测卡扎菲的未来命运,一下子被我打断,沉默了几分钟后,告诉我一段陈年往事。他说他单位曾有一位颇有姿色的女同事,赤裸裸地对他表达好感,认为他是个既有才华又有热情的好青年。要不是他已经有妻有子,恐怕两人私奔都有可能。回顾起那段疯狂的日子,郝先生仍唏嘘不已,他说他非常理解克林顿的情不自禁,也理解段正淳的阶段性专一,不管是现实中还是虚构中的风流浪子的遭遇他都感同身受。因为那漂亮女同事后来嫁给了一位有人事权的单位领导,而那领导恰巧通过某种途径知道了他们的过往,于是郝先生只好夹着尾巴当了这许多年的好好先生。对于他的故事我始终半信半疑,因为他的艳遇故事自打第一次讲过后,就成为每次酒后的固定节目,情节各不相同,故事核心总是美女爱他而不得,因爱生恨,但他描述的美女的模样总让我觉着很熟悉,与饭岛爱、苍井空等人穿越时空遥遥地相似。■(文 / 柯逸) 郝先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