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D尝试与智能电视的云进化思路
作者:黄燕要说服观众们重新回到电视机前,仅有3D的吸引力似乎还远远不够。8月16日,海信拿出了兼具电视和智能终端的迷你终端iTV,一天后海尔发布包括云电视、HaiPAD和云手机在内的智能家庭解决方案;8月18日创维集团一举推出5款基云电视;8月25日,长虹拿出了囊括电视、手机和PAD在内的智能终端群。至此,几乎所有主流彩电厂商纷纷推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电视,并且借助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力量拿出了自己的PAD,闯入了完全陌生的平板电脑市场。“智能电视并非为电视附加电脑功能,做PAD也不意味着我们要和苹果直接竞争。新的智能终端时代将是全产业链竞争,彩电行业不再依赖显示技术升级,产品的竞争力将取决于内容和应用的丰富性。”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对本刊解释说。而在创维集团总裁兼CEO张学斌看来,依托互联网的云技术将彻底改变彩电业的游戏规则。“电视机将从单个产品变为智能客户端,基于云端的多种应用将把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从一次销售变为多次交易的终身服务,能否适应新的转型将决定彩电企业的未来。”3D之外的应用为王
3D依然是2011年彩电行业的关键词,但消费升级的动力却不只来自显示技术,而是应用为王的智能终端推动。“3D电视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2010年中期LED电视销售占到我们全部销售的10%,而现在3D电视占创维销量已经超过20%,预计到2012年春节,3D电视的普及程度将超过50%。”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杨东文告诉本刊。但另一方面,彩电厂商们发现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正在远离电视,无处不在的网络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取代了电视机的位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显示,2011年15到25岁年轻人群的收视率明显下滑,而同期网络视频的收看人群却增长了170%。网络以更低的成本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互动和共享需求,这正是传统电视一直未能突破的短板。来自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国内彩电累计销售1937万台,销售额73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6%和2.3%,整个国内市场的增速都在个位数徘徊,低于年初行业10%的增幅预期。
如何将电视变成继PC、手机和PAD之后的又一个智能终端?这正是引入云技术的智能电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赵勇告诉本刊:“后PC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融合时代,电视、电脑、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都深度根植于网络,苹果引领的智能终端潮流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传统彩电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智能电视的生态系统是否繁荣,很大程度上不再取决于终端厂商,而是看内容和应用的丰富性,苹果和谷歌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天的智能电视已经不再像早期的互联网电视那样简单附加电脑功能,而是开发更适合电视的应用,如可视通话、视频分享、评论和互动游戏。“实际上消费者用电视上网和用电脑上网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以最常用的搜索为例,智能电视会自动将所有搜索结果中的视频优先列出。”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杨东文告诉本刊,“在游戏方面,智能电视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PAD、手机,让多个家庭成员一起参与互动游戏,电视机的大屏幕比小屏幕更适合分享。”依托云技术,每台电视用户将得到以G为单位的网上存储空间,以家庭为单位展开分享和互动,从而组成新的社区网络。“第一步是智能家庭,未来还延伸到智能小区和智能城市。”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董事长林茂祥对本刊透露。多元化的影子
8月正值彩电企业集中发布半年报之际,甩掉了沉重的库存压力之后,2011年彩电厂商终于交出了一份久违的亮丽业绩,这给厂商们转型智能电视带来了足够的底气和资金支持。中期报告显示,TCL实现净利润2.79亿元,而2010年同期公司亏损还超过1亿元。受等离子项目投入拖累的长虹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66.39亿元,同比增长17.45%,净利润达到2.31亿元,同比大涨469%;海信电器在实现营业收入98亿元、比2010年仅增长3%的情况下,净利润达到5.18亿元,同比增长109.6%。包括海尔、海信、长虹在内,弹药充足的彩电厂商们不仅涉足平板电脑市场,还同时加大了对智能手机的投入力度。创维集团总裁张学斌向本刊透露,几年前出售手机业务之后,创维在全新的产业布局中又重新捡回了手机业务。“彩电、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智能终端战略,不仅是为彩电锦上添花,我希望未来这三部分业务能够实现三足鼎立。”
从2010年开始,TCL、创维、康佳等彩电企业纷纷出击“白电”,再加上原本拥有白电产品线的海信、长虹,企业都试图在毛利率更高的白电业务上有所斩获,甚至反哺“黑电”主业。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遭遇了白电三巨头海尔、美的和格力的强大压力。2011年中报显示,TCL、长虹、康佳三大黑电企业主营产品电视机的毛利率均实现增长,但进军白色家电的业绩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以长虹为例,上半年公司冰箱、空调等白色家电的营业收入虽然同比增长两成有余,但净利润却下降了4.28%;TCL白电业务净增量在公司新增销售中占据半壁江山,但销售额仍然只有41亿元,在行业内和公司内部占比都很小。进军白电受阻后,彩电业不得不重新审视主业的溢价能力,而高端产品线价格的快速下跌让他们急于寻找新的附加值。2011年LED电视快速普及之后,3D产品再次重演了价格雪崩,到2011年7月国产42英寸3D电视的价格已经滑落到5000元以下,厂商们希望用智能电视填补价位在5位数的高端产品空白。■
三联生活周刊:与液晶取代CRT、3D替代2D不同,基于云技术的智能电视以全新的应用升级代替了显示技术革新,这将给整个彩电产业带来哪些改变?
张学斌:以往彩电行业升级都是基于显示技术,比如从CRT到平板再到3D,而引领行业进化的一定是内容应用。从网络电视到智能电视,再到最新的云电视,我认为云计算对行业的改造将是颠覆性的,这相当于把每台电视变成了基于庞大云端的客户端,它不仅实现了个性化的按需服务和无限扩展,同时还做到了低成本和规模化,这正是目前消费者对电视最主要的需求。其实智能电视的方向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但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用户环境都不成熟,现在无论网络技术还是终端发展都能够满足智能电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今天的观众已经在互联网时代培养了新的消费习惯,我们必须主动满足和适应年轻一代的需求。
三联生活周刊:包括创维在内,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彩电厂商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产品,这似乎打破了以往彩电行业专注主业的惯例,为什么要进入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
张学斌:作为彩电企业,创维的主业还是电视,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Sky PAD,同时重新进入手机产业。几年前创维出售了手机业务,但现在我们又把它捡回来了,创维新产业布局的目标是电视、手机和PAD三足鼎立。有人认为互联网给彩电业带来了冲击,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同一张互联网将把包括电视在内,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所有这些终端全部串联起来,并且实现互通互动,这意味着巨大的产业机遇。不仅如此,未来还会有新的产品形态出现,比如固定电话现在的利用率非常低,能不能赋予它新的功能,比如视频通话未来占据沙发旁的位置,未来的机会蕴藏在应用和服务中。
三联生活周刊:在新的智能电视中,我们看到面板来自模组厂商,芯片、操作系统由IT企业提供,海量内容和应用则由第三方开发商提供,那么未来整机厂商的角色是否会演化成一个行业整合者?
张学斌:我认为彩电厂商的角色不是整合者,而是行业定义者。以最新的无边框液晶面板为例,这是目前高端产品上才会出现的全新技术,它不是面板厂商的独创,而是包括创维在内整机厂商和面板企业共同开发的结果。创维是业内唯一推出了双向单芯片一体机的企业,我们和内容提供方——广电同样是深度开发的合作伙伴。智能电视的本质在于如何让内容和终端前的观众互动,而且要让电视、电脑、手机这三张屏幕之间也能实现互动。目前围绕的应用和服务生态链正在形成中,未来会出现更多专业的内容和应用提供商。作为整机厂商,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共同繁荣产业链。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目前正在进一步推进广电、电信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智能电视将如何适应未来的网络融合时代?
张学斌:无论广电网还是电信网,只要网速够快,采用哪一张网不是问题的关键。创维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于PC的桌面互联网,它解决了用户在工作时间的需求;面向智能手机和PAD的移动互联网,满足了碎片时间的需求。目前这两类互联网发展已经很充分,而最后一块——客厅里的家庭互联网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这就是彩电厂商现阶段的最大挑战。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把电视电脑化,也不仅仅是让电视和其他智能设备互动,而是要解决用户对家庭互联网的消费需求。■ 彩电康佳彩电彩电行业创维电视pad智能电视海信彩电手机电视智能家居智能电视机互联网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