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挨夏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随着立秋节气的降临,一年中最难挨的夏季悄悄过去,居住于省城西安南区某城中村的众多“村民”(即“新市民”)、众多的外来打工者,多半暗自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进入租住的小屋,睡个觉了。

回首前些时日,城区连续出现高温天气,白天积攒的热量在夜里恣肆,城中村里的“村民”迎来了难熬的夏季:晚19点过后,农民工、小生意人、商场超市餐饮从业者、小白领之类的城市底层芸芸众生,三三两两陆续返回城中村里的各座出租楼,楼内一间间狭小的出租屋里散发着热气,风扇吹出的风全是热乎乎的;有的房间还没配备风扇,房间内恰如蒸笼一样闷热,打开窗子也无法起到明显的通风降温效应,人在房间里根本坐不稳,遑论歇息。

于是,所有“村民”都纷纷亮出了各自的过夜招式:出租楼一层到三层的部分房间,没有受到阳光的暴晒,室温相对较低,门开窗启风扇吹,房客勉强可以待在室内,夜间23点过后,才可安稳上床;一些女孩子的房间里开着电视,却在屋外的走廊闲待上两三个小时,或干脆爬上顶楼,在水泥硬板地上睡觉,半夜才能返回居室;一些男性或几位女性伴侣或夫妻两口子,半夜后进屋入睡,房门往往都是整夜敞开;还有一些人早早抢占顶楼的好位置,席子或木板做铺垫,身体躺在又热又硬的水泥楼板地面,外盖一层被单,同屋或同群的人闲聊几句,不熟悉的人则相互不答理。这里时常响起手机通话声,收音机也传出各类声响,咋看倒有点像80年代农村夏夜场坝歇凉的情形,只是人群太密集,更缺失亲人和乡邻的那股亲密。临近1点,楼板上的各种声音才逐渐平息,黑压压横躺侧卧的人群发出或重或轻的鼾声,直至第二天清晨“起床”,各自收拾物什返回出租屋,准备外出谋生计。当然,出租楼里,也有少数房间自装了外挂式空调,“嗡嗡嗡”往外排热气,紧闭门窗,拉上窗帘,让人暗自心羡不已,这仅仅是房东和个别富裕房客的专利。

这座城中村的最后一个夏季之夜,“村民”房客们大致就是如此熬过来的——前两年因修地铁,村子已拆掉1/3,近期全拆的风声一阵紧似一阵。那么,明年夏季,这些为了多挣几个钱而来到城市打工的“村民”,即外来人口大军,又会在哪里挨过漫漫夏夜呢?(文 / 吴先生) 难挨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