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扎尔运动:并非印度版阿拉伯之春

作者:俞力莎

哈扎尔运动:并非印度版阿拉伯之春0( 8月18日,印度社会运动家安纳·哈扎尔的支持者街头示威,支持他的反贪污行为 )

8月16日,印度警方拘捕了“反腐败人民运动”组织的主要领导、被誉为“新甘地”的安纳·哈扎尔,在全国各地引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17日夜,印度政府决定允许哈扎尔带领最多2.5万名示威者进行为期15天的绝食活动。

哈扎尔在4月就曾发起一次“绝食至死”的抗议活动,该活动引发的强烈反响令政府不得不允许哈扎尔等外部人士加入到反贪腐法案草案的商议进程中。但反贪腐法的难产让哈扎尔备感失望,他称新反贪腐法只是“一个残酷的笑话”,并形容印度反腐运动的重要性相当于“第二次民族独立”。

有不少人担忧这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败运动可能会引发“印度版的阿拉伯之春”。对此,印度新德里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政策研究中心访问教授戈帕拉斯瓦米·帕萨斯拉菲(Gopalaswami Parthasarathy)向本刊记者分析:“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腐败是一个在过去20年里日益困扰印度民众的问题。与阿拉伯国家不同的是,在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印度,人民可以公开进行示威抗议。这种非暴力的公开示威是合法的,在印度各地都定期例行发生。它们与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事情没有关系,那里的人民是在为民主自由而进行示威抗议。”

“目前的反腐败运动是由最近对英联邦运动会主办官员涉嫌腐败和管理不善的指控而引发的。而此前,独立的宪法性审计机构印度审计长公署发布报告,显示政府在向私人公司颁发电信执照时招致了巨大的财政损失。”这起“史上最大”的电信腐败案给政府带来的财政损失高达390亿美元。“印度最高法院也要求将涉嫌腐败的政府官员和部长及其不义之财进行登记。一大批很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与高级官员都在此后落马,面临审判。目前的示威基本上是要求立法成立一个强有力且独立的机构,可以不受政治与政府操控,迅速地对卷入腐败案的政治领袖与官员进行起诉。”

帕萨斯拉菲认为:“印度腐败的根源与其他亚洲国家并无区别,政客和官员认为他们能从腐败案要求贿款和报酬来赚钱致富。”印度德里大学政治学教授、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尼拉·查德霍克(Neera Chandhoke)则进一步告诉本刊记者:“印度国内一直对制度化的腐败存在不满,而接连而至被曝光的欺诈事件确实揭露了公司资本主义利欲熏心的丑陋嘴脸。腐败的根源是政府部长保留了太多权力,又普遍缺乏问责机制和透明度,而权力在向公司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转移时生发了猖獗的贪婪。此次运动不会给印度的权力平衡带来变化,只有当运动聚焦于‘不平等’这个一切问题的根源,聚焦于公民要求选民代表对其负责的权利时,才能达成那样的目标。而安纳现象仅局限于一个有限目标。”

“印度现行的政治体系并未遭到挑战。示威活动应被理解为是由哈扎尔一人的行动结合了因政府腐败导致不信任而聚成的民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南亚问题专家迪比亚什·阿南德教授(Dibyesh Anand)告诉本刊记者,“很多参与者实际上是反对派的投机政客,而不是真正的社会改革活动家。”哈扎尔被捕后,反对派抓住机会,联合起来抨击政府“独裁、非民主”。

但新德里似乎也从中得到了启发,随即将美国拉进这趟浑水中。国大党发言人拉西特·阿尔维指出,这是美国首次支持印度境内的运动。“美国人说印度应该允许哈扎尔进行示威,不应对示威设置任何障碍。美国为何会这样发表声明?我们需要考虑在这个试图动摇政府统治、破坏国家的活动幕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后台。”印度总理辛格也暗示说,“许多势力不希望看到印度在国际社会实现其真正的地位。”但两位印度专家都向本刊表示这些说法没有根据。阿南德说:“在中印美巴四国关系中,不信任是一个关键要素。美国人并无兴趣去推动印度的反腐败运动,他们的盘子里已经有不少东西了。他们确实对哈扎尔被捕一事发表了意见,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缄默。在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舞台上,还有很多更要紧的游戏在进行着,美国既无时间也无耐心参与这种实际事务。它想要的是印度能有一种保持经济增势不减弱的改革,而不是真正的防止企业和政府掠夺国家财富的改革。”■(文 / 俞力莎) 阿拉伯国际社会之春运动哈扎尔并非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