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行中的科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坐在航站楼里等待起飞时,乘客会有3种情绪:无聊、兴奋和恐惧。通常无聊首当其冲。”飞行也许是抵达遥远目的地最快的方式,但它包含大量的等待时间。跑道上的油味或飞机引擎飞动的声音会让乘客感到兴奋。再爱坐飞机的人也会感到恐惧,因为坐在金属和塑料做的机舱里悬在万米以上的高空非常不自然。
克莱格用物理学解释了飞机何以能飞得起来,也试图用统计数据来帮助人们克服对飞行的恐惧:“每年死于飞行事故的概率仅为一点二五亿分之一,飞机的安全性是火车的3倍、汽车的12倍。实际上,在上班的6个小时中发生致命事故的可能性比6小时的飞行中还要高。”
他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化解等待登机时的无聊情绪。“你只能在免税商店里逛那么多圈,喝那么多咖啡。不妨在这段时间里看看起飞前在地面上你会遇到的高科技。”克莱格从安检使用的X光开始讲起。机场使用的X光机有两套探测器,一个在另一个后面,以金属板隔开。较弱的X光会受到金属板的阻挡,只会被前面的探测器记录下来。更强的X光会穿透金属板,两个探测器都收得到。用两种强度不同的X光能在操作员的屏幕上产生不同颜色的图像。这样的话,图片就能区分植物、塑料和炸药(通常扫描出来是橙色)等软的物体,以及只有更强的X光才能穿透的物体,通常显示为绿色。这使得图像更有层次,安检员一眼就能区别出行李中不同种类的物体。
早年安检时还会称乘客的体重。飞机的装载对重量很敏感,航空公司要依据平均体重判断全体乘客占了多少载重。估计乘客的重量时就曾经出过一次问题。从德国起飞的一架飞机勉强才飞起来。后来才知道,那个城市有一家造币厂,很多乘客是做硬币买卖的,衣兜里装满了硬币,因为怕托运的话会被人偷走。这些硬币成为意料之外的负重,影响了飞行员的判断。
希思罗机场第一任驻场作家阿兰·德波顿说:“作者是一位不加掩饰的飞机极客。关于飞机的一切都令他着迷:它们有多重(波音747重达400吨),它们的洗手间是怎样运作的,它们对我们的身体有何影响。他的好奇心扩展到了机场,他把机场变成了充满不为人知的事实的游乐场,而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无聊的购物中心。我认为自己很了解航空学问题,但他在每一页上仍用一些新的东西使我感到意外。比如,他解释了为什么永远都不会有电力飞机。原因是,要产生10公斤航空燃油的能量,需要1吨电池。”
( 《飞行中的科学》 )
BBC曾在2002年报道说,一位女乘客在起身之前按动了冲水按钮,让她感到惊恐的是,她的身体被吸在了座位上,要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她才得以脱身。但随后的调查表明,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故。不过,飞机的洗手间使用的确实是真空冲水系统。这是因为要携带足够多的水用于冲马桶的话,会极大地提高飞机的重量。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冲水按钮通常安装在马桶盖后面,不站起身来就无法冲水。
克莱格用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尤其是牛顿的运动法则解释很多现象。他清楚地阐述了这些法则如何应用在飞行上。他还在理论探讨外加上了很多简单的实验,其中很多坐在座位上就可以做。比如,用小的硬币就可以比较透过飞机窗户看到的远处的物体的大小,以此来判断你的海拔高度。或者,在等待空乘人员送来食物时,你可以用嘴吹折纸,来演示起飞的物理学。
克莱格还强调,通常被认为没有实用价值的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对GPS的运作来说至关重要。如果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不正确的话,GPS一天里会偏移1英里。因为在离地球更近的地方重力更强,地球上的钟比GPS卫星上的钟走得要慢一些,必须加以调校。
作者还提供了一些很有趣的逸闻:因为有些人害怕数字13,很多机场没有13号登机口。为了防止乘客注意到没有13号登机口,并认为14号不吉利,希思罗机场的4号航站楼的12号和14号登机口在大楼的两端,所以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没有13号登机口。作者还说,是时差引发了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承认,因为飞行后很疲倦,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克莱格指出,在飞机上,茶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烧开到100摄氏度,由于机舱内的减压环境,舱内的压强相当于海拔8000英尺高处的气压,水的沸点降低到了90摄氏度。好在这种开水最适合用于泡绿茶。■
(文 / 小贝) 科学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