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头猪的力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某报载文题为《一头猪:拱伤宏观经济》,是关于猪肉价格周期的报道。暂且不论这头猪在通胀浪潮中所扮演的究竟是何角色,单从我这么个微观个体而言,这头猪带来的是生存的补给和生活的希望。
父亲从煤矿退休后,微薄的退休金根本不能支撑一个农村家庭。无奈之下,父亲在家中的院子外用石头垒了几个猪圈,买了几头猪仔,开始了他的养猪生涯。没有资金,体力跟不上,规模小(也就三四头,最多时七八头),典型的散户,养猪的收益自然不会高。不过毕竟在农村,有自家地里打的粮食,有土坡上山坳里长的猪草,平时只买点饲料啥的,当然最怕猪生病。退休在家,父亲也就不计人工成本,靠着这些所谓的天然优势,靠着辛勤劳作和精打细算,尽量提升卖猪的收益。市场上猪肉价格的波动自然是父亲关心的大事,但他也明白,走势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他期望的只是卖猪时跟收猪的商贩多讨价还价一会儿,多卖那么几十元钱。
每次在学校收到家里寄来的生活费时,眼前便浮现出父亲提着猪桶走向猪圈的背影;每次在餐厅路过价格不菲的荤菜时,心中便有说不出的苦涩。就是这些猪,保证了我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就是这些卑微的猪,促使我在学校不甘人后,用拼搏与命运抗争。考上研究生后,是公费的,还有生活补助,加上兼职的些许收入和撰写论文的零星稿费,家里的负担稍微减轻了一些,但仍未彻底摆脱对父亲所养的几头猪的依赖。尤其是在找工作期间四处奔波所需的高额费用,更是在去年生猪价格暴跌时显得尤其高昂。
同样是这些猪,无论是在它们处于猪周期波峰时,还是处于猪周期波谷时,都在物质上支撑着我。同样是这头猪,无论它本身是高贵抑或卑贱,都在精神上激励自己在求职中,以执著的信念、平静的心态、感恩的情愫面对种种挫折和考验,最终被录用为某地市的副乡镇长。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法学研究生,选择基层工作,是因为对基层行政工作有着初步了解,对老百姓有着天然的情感,清楚基层太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来补充新鲜血液,太需要出身农村的官员来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同时我也真想让父亲停下来歇一歇心,让他不再为猪肉价格的涨跌而牵肠挂肚,让他也像其他老人那样过几天没有压力和担心的清净日子,也让院子里外圈里的猪儿们消停消停。猪无错,人需反思,而后才能前行。猪有情,人该知恩,知恩者才会图报。
(文 / 韩新远) 一头猪三农农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