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窃取伦勃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伦勃朗画像 )
伦勃朗1699年去世时是一个破产的人,除了一些旧衣服和绘画用具外,再也没有留下任何财产。由于穷人的坟墓没有墓碑,今天我们甚至不知道他被葬在哪里。同样不知所终的是他的一件杰作——《加里利海上的风暴》,于1990年在波士顿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失窃。很多专家估计,这幅画还在,也许在美国或欧洲的某个地方,也许有一天还能回到嘉纳博物馆。专家之所以在它消失20多年之后仍然这样乐观,是因为多年来有那么多伦勃朗的作品被盗那么多次,其中大部分都被追回了。
《波士顿先驱报》记者汤姆·马谢伯格与嘉纳博物馆的安全主管安东尼·阿莫尔合著了《窃取伦勃朗》(Stealing Rembrandts)一书。《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该书通过一位艺术家作品的被窃讲述近代艺术品盗窃的故事,这是一个聪明的策略。”伦勃朗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他的作品经常被盗,不是因为它们值钱,在拍卖市场上它们没有赶上凡·高、塞尚作品的价格。这位17世纪的荷兰绘画大师非常高产,有2000多件绘画、素描和蚀刻作品存世,他的一些油画作品曾拍出几千万美元的价格。因为伦勃朗是一个很经济的画家,他的作品往往很小,容易携带,结果造成伦勃朗是失窃率最高的艺术家之一,仅次于毕加索。
过去100年间,有80多件伦勃朗的作品被盗。肖像画《雅各布·德·戈因三世》1966年以来从伦敦多维茨画廊被盗过4次。还有第一起使用了枪支的博物馆抢劫案,1972年《圣巴多罗买》在伍斯特艺术博物馆被盗。还有2000年发生在斯德哥尔摩的电影一般的盗窃案,窃贼乘快艇逃走,点燃一辆汽车制造堵车,警方设圈套找回了被窃的伦勃朗1630年自画像。
作者采访了相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2005年以来波士顿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有3件伦勃朗的作品被窃,1990年该馆另外10幅伦勃朗的画被窃。窃贼穿着警服,带着艺术品逃走前还把保安绑了起来。
作者还采访了艺术品窃贼,其中写得最生动的是弗洛里安·蒙代。他一头橙色的头发,穿运动服,身上佩戴着珠宝,拿着一册散发着烟味的回忆录打印稿。蒙代是《圣巴多罗买》盗窃案的幕后主使,案发过程中他的一个同伙开枪打死了一名保安,蒙代本人被捕入狱。
( 《窃取伦勃朗》 )
作者遇到的艺术品窃贼会打破读者对艺术品窃贼的想象。他们不是有鉴赏力的人,一般都是些三流小偷、干杂活和有毒瘾的人。他们笨拙、无能。1973年,21岁的武装劫匪卡尔·霍斯利从辛辛那提的塔夫脱博物馆拿走两件伦勃朗不那么值钱的作品,漏掉了旁边两件更值钱的作品。窃贼经常把绘画作品从画框中取出,并因为试图清洁它们而造成破坏。被窃的伦勃朗画作曾经被扔到汽车后备厢里,放在室外的棚屋里,装在塑料购物袋里跑来跑去,或者被藏在床底下。
书中总结了“成功”的艺术品犯罪的特征,80%的艺术品盗窃案有内鬼作为同谋,盗窃案往往发生在节假日或节假日前后。只偷伦勃朗的蚀刻画的小偷成功概率更大:虽然蚀刻画不像他的油画那么值钱,但更容易转手。
《是名画总会被偷的》一书中说:“偷知名画作的窃贼,都是被他们的愚蠢与自我膨胀所驱动的。”我们以为投入到艺术品制作的创造性也会被投入到艺术品的窃取上。但是,作者反复告诉我们,大部分艺术品盗窃是多么的不艺术,艺术品盗窃是一种愚蠢的犯罪,尤其是名作,因为偷到后不可能找到买家。
艺术品盗窃案的其中一个小类别更加有效,即勒索。1975年,迈尔斯·康纳从波士顿美术馆偷走了伦勃朗的《穿镶金袍子的姑娘的肖像》时,他正因为前一次盗窃行为而面临审判,他犯下新的罪行是为了解决前一个麻烦。他帮助警方找回了伦勃朗作品(不说是他自己偷的),这样可以缩短他前一次犯案的刑期。■
(文 / 小贝) 伦勃朗窃取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