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妈妈卖冷饮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当年,慕这所重点小学的大名,我们出了不菲的助学费,托了熟人才把她弄进去。原来资质平平的她在浓厚学习氛围的感染下,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各方面发展得较平衡,有好几次考试中,拿了全年级第三名。我们也觉得这个学转对了。

可从去年底起,我们发现女儿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班里有抛头露面的活动中,显得没有以前那么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回到家里,时常对着镜子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来出来比划着,还要钱说要换书包,吃饭时不像以前那样有啥吃啥。起初我们不在意,直到那一天她在学校遭受同学的讥笑后,埋藏在心里的那些委屈终于总爆发。

原来,她们班近半的同学也是通过门路进来的。有的是干部子女,有的父母经商,家境很好,穿的鞋、用的文具等是进口高档货,就连冷饮也买名牌货,放学时有小车来接。身在这种环境中,女儿滋长了攀比心理,进而自卑。这当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可用传统的说教可能她听不进去。正好放暑假,我突然灵机一动,叫她帮妈妈卖卖冷饮。

妻子下岗后,在附近公交车站摆了个报刊摊,夏季兼卖冷饮。因为遮阳伞影响市容,出摊时她只能戴顶遮阳帽,从早上一直守到天黑。女儿起初以为有饮料喝、有雪糕吃倒是挺乐意,可站了几天就受不了了。上班高峰时,顾客集中要这买那,妈妈一时手忙脚乱,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中午时分,太阳毒烈,公交车站无遮无挡,妈妈早已是汗流浃背了;有时遭遇大雨,还要说好话求人把冰柜推到屋檐下。卖一份报只能赚一毛钱,一瓶饮料赚两三毛钱,每天看到妈妈在灯下数硬币,算计着当天少得可怜的收入,女儿掉下了眼泪,感叹道:“妈妈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我随之点拨了几句,女儿重重地点头,说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让妈妈这么辛苦。要比就跟同学比学习,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谁能给父母分忧,谁对父母有爱心。

女儿有这种转变,我很欣慰,但我也告诉她,不能在此点上走两个极端。女孩子爱美是天性,好衣物和好文具也可以适当地添置一点,一是不能超过家庭的承受能力,二是不能“不劳而获”,要通过自己良好的表现获得父母的奖励。我坚信,只要有坚强的自信,面对困难敢于走下去,女儿会成为心智健康、蓬勃向上的有用之才的。(文 / 刘凌) 冷饮妈妈

上一篇: 洱海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