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PAD背后的海尔云攻略

作者:黄燕

HaiPAD背后的海尔云攻略0从鼓噪一时的微软维纳斯计划,到耕耘多年的数字家庭,包括现在的物联网,家庭信息服务的出口究竟在哪里?曾经厂商们热衷争论电视和电脑谁才是客厅的中心,可不过几年工夫,产业融合已经让消费电子和家电的界限彻底模糊,云计算这张大网更是将所有终端一网打尽。家电产业如何融入云计算浪潮?7月7日,白电巨头海尔出人意料地拿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HaiPAD,作为第一个进军平板电脑的中国家电厂商,海尔干脆将同时发布的卡萨帝21∶9 3D液晶电视也命名为云PAD,彻底宣告了面向云时代的转型。“单纯做终端的路已经越走越窄,无论电视、电脑还是手机,今后所有终端都将成为云计算的客户端。如何通过“云”为消费者提供全新体验是我们未来最大的挑战。”海尔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喻子达告诉本刊。

云时代改变了谁

与海尔开发10年的智能家庭U-Home相比,目前基于云技术的产品更多融入了共享和交互,不只是从云端到客户端,更重要的是为每个用户营造自己的社交网络。“我们认为云的本质是共享,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能通过云实现交流,技术层面之外更多融入了人的因素。”喻子达评论说。基于U-Home技术为家电产品内置的模块,让云PAD仍然具备对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的控制功能,但现在海尔已经不再强调电视作为家庭控制中心的作用,更多体现的是基于云服务的娱乐和交互性。“比如用户可以通过两台云PAD电视实现视频通话,这并不是即时通讯软件的简单照搬,云PAD可以让用户在屏幕左边分享同一部视频,右边则是可视对话框,完全就像在电影院和朋友一起看电影。”喻子达对本刊说。在海尔的云架构中,电视、HaiPAD和手机之间能够通过下载客户端软件实现自由移屏,用户既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看电视,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把手机上的图片和视频放到电视上,在21∶9的影院级屏幕和2560×1080的超高清分辨率下欣赏自媒体作品。

在喻子达看来,无论是夭折的维纳斯计划还是迟迟未能普及的数字家庭,都受制于硬件缺失和消费环境不成熟,而如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流行已经让“随时随地,永远在线”成为现实,这正是云计算能够规模应用的大前提。“海尔认为共享是云的本质,无论是通过电信网、广电网还是物联网,最终都要实现从云端到客户端的服务,这就是海尔概括的‘一云、三网、N端’。”在喻子达看来,云时代同时也让企业竞争从单一产品营销转向了整个商业模式的竞争。过去一个企业的成功是靠自身,而今天更多要依靠产业链合作。海尔云PAD和HaiPAD提供了1万多款应用软件,大部分是来自第三方合作伙伴,即使在海尔最擅长的制造层面,基于Android2.3系统的HaiPAD也是出自代工大厂“广达”,采用AMD的APU芯片,界面则来自创新工场旗下的移动互联网方案提供商“点心”,在云架构下海尔的角色正在从制造商转向整合软硬件资源的平台提供者。

一分为二的海尔

面向云时代转型的同时,海尔集团启动了组织架构调整,以旗下两大上市公司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为平台,将整个集团业务划分为家电制造和渠道服务两大范畴。2011年6月底,上市公司海尔电器和青岛海尔接连发布公告,公布其资产整合进程。6月24日,海尔电器以2.4亿元的价格向控股股东海尔集团收购了青岛日日顺电器服务公司全部股权,青岛日日顺的主营业务是家电分销和售后增值服务。按照公告,海尔电器将定位于家电分销领域的渠道综合服务提供商,通过建立销售网、物流网与服务网三网合一的模式重点发展三四级市场家电销售,未来还将向非海尔品牌产品提供售后服务。6月27日,青岛海尔发布公告称,海尔电器将取得海尔集团电子商务的控制权,此前青岛海尔已经公告称,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海尔集团旗下4家海外工厂和彩电、家居等相关业务的资产注入。至此,海尔集团旗下两大体系已初步成型,海尔电器将在原有的洗衣机和热水器业务之外转战分销领域,成为国美、苏宁之外的第三股力量。

海尔正在努力从家电制造商转型成为综合服务提供商。早在2004年,海尔集团就成为第一家销售规模过千亿的中国家电企业,但随着基数增大,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2010年海尔集团营业额1357亿元,同比增长只有9%。另一方面,在空调市场海尔被格力和美的超越,在冰箱和洗衣机市场海尔也遭遇美的强力的挑战,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成为海尔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于是,渠道成了海尔发力的新空间,由此带来的回报也相当明显。海尔电器2010年财报显示,综合渠道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比重已从2009年的13%迅速上升至78%,达到282亿元,带动公司销售整体增长178%。在整个家电行业面临工资上涨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海尔却看到了伴随着回乡工人潮而启动的二三线内销市场。目前海尔电器在县级市场已经拥有6000家专卖店和700家日日顺加盟店,在乡镇级市场拥有2.8万个销售网点,覆盖全国超过80%的乡镇。■

HaiPAD背后的海尔云攻略1三联生活周刊:从互联网开始,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云计算,在海尔看来云技术和家电产业结合的关键点在哪里?

喻子达:我们认为云的本质是共享。以往的服务是从企业到用户,现在则是云端到终端,无论这中间是通过电信网、广电网还是物联网。海尔将其概括为“一云、三网、N端”,这个云实际上包括个人、家庭、社区、社会4个领域,苹果主要做的是个人的云,家庭和社区相对开发得不够,这方面还没有出现领导型企业。实际上家庭正是海尔的优势,我们是少数同时拥有黑电、白电、电脑和手机全部产品线的企业,对消费者深刻了解。智能家庭海尔已经做了10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通过云实现家庭和社区乃至社会的连接,比如健康、安全、教育等等,这些应用不可能以家庭为单位来做,一定需要延伸到社区层面。

三联生活周刊:海尔的U-Home数字家庭已经做了10年,然后是物联网的兴起,但这些新技术始终没有真正普及到家庭。你认为现在的云计算将给家电业带来哪些新的改变?

喻子达:其实最早微软的维纳斯计划已经看到了家庭这块市场,包括之后的数字家庭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当时的时机并不成熟,不只是硬件,消费者也没有做好准备。现在则完全不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永远在线,甚至对消费者来说网络的意义已经超过了终端,如果不去和云接触,终端是没有出路的。所以单做终端的企业处境越来越难,我们必须基于云技术提供更丰富、更符合消费需求的应用和服务,同时企业营销也要完成从实到虚的转型,必须要做网上销售。而网上营销体系如何与网下协调发展,如何保证原有的渠道和价格体系稳定,是目前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联生活周刊:这似乎和以往技术主导的产业升级有很大不同,以彩电业为例,过去从CRT到液晶,包括现在的LED、3D技术我们都不占据优势,那么在你看来,云时代对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哪些机遇?

喻子达:彩电业现在面临着一个拐点,从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向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彩电业的门槛已经不再仅仅是液晶模组,从屏幕到芯片、应用软件等等都需要上下游的强力合作。以屏幕为例,现在出现了液晶屏和边框合一的产品,这相当于一部分加工要由屏厂商完成。对终端厂商来说供应链的挑战非常大,怎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只靠自己是不够的。海尔现在主要采用Andriod系统,它的开放性吸引了全世界众多厂商和开发者。现在云PAD电视和HaiPAD都能为用户提供超过1万种应用软件,而且以免费为主,这是海尔和第三方合作的结果。同时对家电的控制又采用了海尔自己的系统,未来我们还会从家庭往上延伸到社区和社会,比如健康、安全等等应用,相信会得到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持。

三联生活周刊:从普通液晶电视到LED和3D电视,从定频空调到变频空调,消费升级的趋势在中国市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由此也带动了一批家电企业的快速成长,你预计云计算会不会带来又一轮产业升级?

喻子达:现在产业升级的速度确实比以前有很大加速,比如3D电视的普及速度就比我们预想的要快,价格下降得也很快,我估计到明年,片源丰富性、产品性能都会进一步提升。消费升级对所有厂商来说都意味着机会,包括国家的家电下乡、节能补贴等等优惠政策客观上也刺激了消费,但是我们也看到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涨对企业带来的很大挑战。2011年开始,国家优惠政策将陆续退出,如何通过规模效益、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手段化解成本压力,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另外欧洲债务危机、日本经济低迷,美国经济也没有完全走出低谷,中国企业的出口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移动互联网海尔云计算海尔空调海尔物流海尔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