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弟弟是民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我在城市生活30多年,从一名小工人也逐渐熬成老工人了,从蜗居的筒子楼也换成了宽大明亮的两室两厅,通过几十年的修炼我成了地地道道的城市人。我的家里也装了地板、鞋柜,进屋里也养成了脱皮鞋、换拖鞋的习惯,把脏乱拒绝于门外了。
突然一日,接到弟弟电话,他告诉我他在我市新区工地搞建筑。我放下电话很是兴奋,这么多年来,我们都只在春节才见上一面,然后一别就是整年,让弟弟到我家来看看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我匆匆赶到新区工地,弟弟正在忙碌着,一头的汗水,一身的灰尘。见到我他不住地拍打衣服,憨憨地笑着,就像小孩子见到大人不知道说什么一样。我把他拉到一旁,告诉他一定要回家里看看,吃顿饭,若能在家里住上几天,说说话更好。弟弟却一脸的苦相,他说,老板只嫌人少,恨不得让我们日夜不停地干,他不会让我歇的。看到弟弟如此难为情,我只好放弃原来的想法,但我说这都中午了,我必须请你去饭店吃顿饭。
让弟弟叫上几个老乡,他们都来自我们村,全是面孔又黑又红,身材又瘦又小的。这些人、这些家乡话,让我眼泪汪汪的,不知说什么好。他们干最重的活儿,是城市里最底层的人,干的却是让城市人最受益的事。虽然他们很土,没什么文化知识,可是他们却能把几十层的大厦盖成。他们远离妻儿老小,远离家乡,为一座座陌生的城市筑起美丽的天际线,而当城市辉煌时,他们也就走了,从此,没有人还会记得他们。
吃完了饭,我要到弟弟住的地方看看。那是一个大棚子,上面是石棉瓦,四周的墙壁是玻璃钢瓦绑在一起的。没有床铺,他们的被子就铺在地上,只不过下面垫了一层草苫子,他们几十号人都挤在这里。我翻开弟弟的被子,那被里又黑又亮,跟那些大街上的乞丐的衣服一样。我默默地站在那里,看着弟弟爬上了高高的脚手架,利落地垒起了砖块,心中充满苦苦的、酸酸的滋味。
民工队一个小头儿模样的人走了过来,知道我是来看望弟弟的,就对我说,弟弟很能干,一天能垒3000块砖,一天能拿到近100元的工资。是呀,他一天近18个小时的工作量,住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卫生条件,这不足百元的工资,对他真的公平吗?若换成我,我能像弟弟一样无怨无悔地干吗?
(文 / 魏杭州) 民工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