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德国

作者:陆晶靖

马在德国0( 2008年奥运会马术盛装舞步团体赛中,德国队获得冠军 )

18世纪的时候,法国是世界最大的马术中心。当时的德语区最有名的骑术中心是巴伐利亚州的柯堡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大批教员都有在法国凡尔赛皇室骑术学校学习的经历。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许多隶属于皇家的马术学校不得不关闭,不管马来自农田还是凡尔赛,他们的主要职能无非两种:战马或运输工具。在此期间,大批在法国学习和工作的德国人回国,再加上德国王室执政稳固,马术传统得以保留并发展。1788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选中现勃兰登堡州的诺伊施塔特(Neustadt)建设皇家马场,如今这里是德国最大的马场,占地420公顷,在“二战”结束时曾经被划归苏联管辖,但当地人用3瓶烧酒的代价从军官手里换回了它。

威廉二世当初建立如此大规模的皇家马场,首先还是为了培育优秀的骑兵部队。到了“一战”时期,军队对于战马的需求日益减少,坦克、摩托车等机械化部队渐渐取代了骑兵的职能,使得马除了农用之外,越来越被归入审美和日常生活的范畴。民间对于马术的兴趣也越来越大。1905年,德国骑术协会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瓦伦多夫成立,传统盛装舞步、障碍赛、马上杂技和马车都属于该协会致力的范围。到2009年,该协会旗下共有17个州马协,403个县马协,以及7429个大大小小的骑术协会。约75万人(其中70%是女性)和3800多个相关企业在该协会注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术协会。如今,这个协会还负责指导会员饲养和训练马匹,制定和修改马术比赛规则,旗下还有一个马术出版社。

全球最大的个案研究公司益普索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德国14岁以上人群中,有124万人经常骑马。如果算上14岁以下的孩子,骑马的人能有170万。按照德国总人口8226万人计算,每48个人里就有一个经常骑马的人。同一份报告还显示,德国马的数量超过100万匹,这是40年前数量的4倍。按照德国奥委会公布的数字,在15岁到18岁的少女中,马术是第二受欢迎的体育项目。而在19岁到26岁这个年龄段,马术是德国年轻女性的最爱。很难想象在德国马术是如此受欢迎,在所有的75万马术人口中,一半以上(约38.5万人)在26岁以下。

在2006年,德国注册在案的种马约3700匹,母马约7.1万匹,在过去150年到200年的时间里,马的育种是受政府扶持的。政府建立了属于联邦州的国有马场,直到今天,这些马场中还有优秀的温血马和纯血马的种公马。国有马场以低廉的价格向马主提供种公马,并向马主就马的繁育和管理提供技术咨询及培训服务。根据马的血统和用途,价格从上千欧元到几十万欧元不等。除了繁衍后代,绝大多数马的功能是供比赛和休闲。在马术竞技领域,德国人对于马的甄选是全欧洲最严格的,德国的马匹从幼驹开始,要分别经过6月龄、2岁的体质和运动性能的检测,及稍后的马术运动及跳跃性能的测试、公马的性能测试等4个环节的测定。如果要参加世界性赛事,赛马更是万里挑一。德国马的品质非常优秀,雅典奥运会上203匹参赛马中就有65匹出自德国,它们在共48项比赛中取得18枚奖牌,其中8枚金牌、2枚银牌、8枚铜牌。在盛装舞步中表现最好的15匹马中就有10匹来自德国,参加场地障碍赛决赛的46匹马中有14匹出自德国。在休闲领域,人们倾向于选择个头小一些也较便宜的马,一两千欧元就能买到。马术培训机构遍布全国,分支甚至渗透到10万人口的小城,教育加上购买马匹的花费都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骑上马疾驰跨越边境,从高山直达平原,观赏沿途风光,比自驾游更亲近自然,而且在路线选择上也更自由,已经是德国一个非常流行的旅游项目。在常见路线上,随处可见马舍和农家旅店。许多人学习骑马,最初的动力都是骑行旅游。

有数百所来自拜仁州、巴登-符腾堡州和北威斯特法伦州的中小学在德国骑术协会注册,在体育课里加入马术内容。而在马业最兴盛的下萨克森州,从1998年起马术就已经和足球一样,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联邦总统克里斯塔·伍尔夫(Christa wulff)的女儿从10岁时就开始学习骑马,比一般的孩子还早了4年。他说:“学习骑马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懂得交流和尊重。同时,他们不得不认识到集中精力的重要性,马比许多人都更敏感,你得照顾马的感受。”在马术训练课上,孩子们接触到的都是诸如“责任、纪律、耐心、自信、团队”这样庄严的概念,勃兰登堡州吕纳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克里斯蒂安·乌尔教授认为马术训练还能让孩子们更快地接受传统知识。他说:“当孩子们把马和人的身体做比较的时候,他们会对生理学有兴趣,研究马厩的构造会涉及数学和建筑学内容,渐渐地他们会关心这项运动的过去,这就是历史的内容了。”从1998年开始,下萨克森州的所有中小学里,马术都成为必修课。政府每年会拿出几十万欧元资助这项教育。

庞大的群众基础、科学的马匹繁育和优秀的运动员传统造就了德国在马术竞技项目上的辉煌。1936年柏林奥运会,德国曾经凭借东道主优势,一举包揽马术比赛的6枚金牌,这在奥运马术赛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战后,在东德认为赛马还是“贵族运动”而加以抵制的时候,联邦德国运动员莱纳·克利姆克(Reiner Klimke)就已经登上了奥运会马术障碍赛的冠军宝座。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克利姆克一共摘得6金2银,是奥运会历史上获得马术比赛奖牌最多的运动员,人称“盛装舞步之王”。1988年他摘得第六枚金牌的时候,已经是52岁的高龄了。1999年克利姆克因心脏病去世,一年后,他的女儿英格丽·克利姆克(Ingrid Klimke)代表德国参加了悉尼奥运会的马术项目。在北京奥运会上,她作为德国队成员赢得了盛装舞步团体金牌。德国马术界另一个不得不提的运动员是鲁德格·比尔鲍姆(Ludger Beerbaum),在莱纳摘得最后一枚金牌的1988年,鲁德格参加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届奥运会,至今他已经参加了6届奥运会,在马术障碍赛上摘得过4枚金牌。同时他还是著名的训练师,拥有自己的马场,如今参加奥运会的德国马术选手中,许多都是他的学生。如今他在中国推广马术运动,也在设法帮助包括黄祖平在内的一些中国选手提高竞技水平。■(文 / 陆晶靖) 德国马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