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富汗:战与和之变
作者:徐菁菁( 6月23日,在坎大哈的驻阿美军正在收看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从阿富汗撤军的电视讲话 )
和谈:战略转移的下一个重点
美国总统奥巴马6月22日晚在白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将在今年底之前从阿富汗撤离1万名美军士兵,明年夏季结束前总共撤离3.3万人,届时,美军在阿富汗的兵力将恢复至奥巴马2009年底宣布增兵之前的规模。奥巴马说,上述撤军计划只是整个撤军进程的初始阶段,随着美军逐步向阿富汗方面移交安全职责,美军在阿富汗的主要任务将从作战转为支持,整个移交过程将于2014年底前结束。在大选之前的关键时刻,刚刚成功击毙本·拉登的奥巴马再次迎合了美国民意。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56%的美国人支持尽快从阿富汗撤军,为该机构开始此项调查以来最高水平。目前,美国在阿富汗驻军总数约10万人。
与美国撤军行动同时进行的是阿富汗的政治和解计划。18日,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透露,美国正在与塔利班举行会谈,寻求达成和解以结束近10年阿富汗战争的可能性。这是阿富汗总统首次公开承认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正在进行接触。卡尔扎伊说,会谈“进展顺利”,但是他没有说明谈判内容和塔利班方面代表的身份。德国《明镜》杂志5月22日号披露,美国已与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亲信进行了至少3次和平会谈,并和奥马尔建立起了直接联系。除第一次在卡塔尔外,后两次均在德国举行,最后一轮的时间是5月7日至8日,而且这一系列会谈的筹备工作在本·拉登被击毙之前就已经开始。德国方面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事务特别代表斯坦纳扮演了牵线搭桥的角色。
一天后,19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的一档访谈节目中代表美国官方承认了美国国务院正在主导美国政府与塔利班的接触,但他强调,这种接触现在处于“非常初级阶段”。“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塔利班一方由谁作为谈判代表。”盖茨说。美国希望与能够全权代表塔利班最高领导人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的人谈判,而不是“在结束谈判后才发现,我们的谈判对象是一名塔利班里的自由职业者”。
“对于美国来说,阿富汗战争并没有失败。在‘9·11’以后,美国本土再没有发生过成功的恐怖袭击。美国的情报和安全部门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这种成功也得益于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军事成功的界定非常简单:敌人已经无力反击。”美国智库“战略前景”主席乔治·弗里德曼指出,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标志着美国在阿富汗战略的转向:本·拉登的死意味着军事行动已经取得了成功;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的离任意味着政策导向不再是镇压叛乱。美国已经开始着手建立终结战争的基础。
( 6月23日,驻阿富汗美军与坎大哈当地的儿童 )
盖茨在19日的讲话中称,美国政府基于伊拉克战争的经验,认为阿富汗战争的结束必然以政治模式,而非军事手段。与塔利班的谈判正是美国达成这一目标的希望。根据剑桥大学专家马里萨·昆伊的研究,在2001到2005年,大部分阿富汗人支持刚成立的卡尔扎伊政府。从2006年开始,中央政府民意支持率开始下滑,到了2008年,在一些局势不稳定的地区,一些民众已经开始转而支持反政府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塔利班的战略也从胁迫民众转为笼络人心。他们不再发起广泛的袭击,而开始只针对与阿富汗安全部队、政府和多国部队相关的个体。塔利班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手机短信、卡通、图表、广播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大规模宣传战。这些措施对年轻一代有很强的吸引力。昆伊的研究指出,根据美国最近在120个叛军活动集中地区的调查,只有25%的阿富汗人支持政府,超过35%的人同情或者公开为叛军提供帮助。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迈克尔·森普尔2001年后以联合国官员的身份参与了阿富汗政治秩序的重建工作,并在2004到2007年间担任欧盟的阿富汗事务特别代表。“大概90%的塔利班活跃分子宣誓效忠最高领袖,如果塔利班的最高领导层能够接受停火协议,那会让整个阿富汗局势发生重大改观。但由于参与和谈的多方相互之间缺乏信任,目前还难以预料这一努力将有多大成效。”森普尔告诉本刊,“阿富汗政府、美国和国际社会所能提供给塔利班的是一次机会,让他们得以摆脱隐匿生活和危险境地,以合适的身份参与未来的阿富汗政治系统,并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北约军队的撤出也给了塔利班领导人一个台阶,他们可以向下属做出并未食言的姿态——他们已经达到了目标: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现在没人知道和塔利班的最终政治交易会是怎样的,但这终究将集中在他们如何参与阿富汗政治这一问题上。”森普尔说,“根据最终的协议,塔利班可能将不再作为一个地区性的力量存在,而是提名自己的代表在中央和各省的政府中任职。但由于塔利班运动主要还是普什图教职人员领导的,他们传统上更希望承担宗教指导者而不是政治家的角色,塔利班最终可能还是会选择宗教而不是政治角色。”
( 6月11日,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左二)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右三),希望巴基斯坦协助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和解 )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德里克·雷弗隆告诉记者,在与塔利班高层谈判的同时,阿富汗政府承诺向所有尊重阿富汗宪法、愿意与恐怖组织决裂、支持过去10年社会进步的塔利班分子和解。今年,已经有1700名塔利班成员被政府收编。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已经在积极为和谈铺路。阿富汗一名外交高官7日说,阿富汗官员正在寻求联合国安理会解除对50名塔利班成员的制裁。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彼得·维迪希证实,联合国正在考虑此事宜。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两份决议,决定对“基地”组织以及塔利班有关的个人和实体分别进行制裁,制裁措施包括冻结资产、限制旅行和武器禁运。制裁名单上包括138个塔利班目标。这两份决议将为解除对塔利班成员的制裁铺平道路。
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和谈的前景。“塔利班有太多分散的组织,每个组织的目标和对奥马尔的支持度都不尽相同。目前,一些亲近奥马尔的领袖在与卡尔扎伊谈判,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假象。”英国布拉福德大学巴基斯坦安全研究小组主任肖恩·格里戈里教授说,“塔利班不会接受阿富汗宪法、不会放下武器,也不会放弃‘基地’组织。他们不会在美国撤走之前有实质性的行动。塔利班想要的就是美国和北约离开阿富汗,而谈判就像是烟幕弹,它的作用只是加速美国和北约的撤军。”
印巴抢滩“后美国”时代阿富汗
和谈、撤军,一切都意味着阿富汗政治将面临新一轮洗牌。阿富汗问题利益各方也已经开始谋划未来的地区格局。巴基斯坦已经谋得了阿富汗和解进程中的重要角色。11日,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时表示,希望巴基斯坦协助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达成和解,帮助阿富汗实现和平与稳定。当天,两国就在伊斯兰堡正式启动阿富汗和解与和平联合委员会第一轮会议。该委员会于今年4月吉拉尼访阿期间成立,下一轮会议将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举行。
巴基斯坦是阿富汗和解计划最坚定的支持者,事实上,与塔利班谈判的最初提议也源自伊斯兰堡。森普尔指出,阿富汗塔利班的许多领导人都身处巴基斯坦境内,巴基斯坦在和解计划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说服他们来到谈判桌前。
“巴基斯坦一开始就赞同与塔利班和解,它相信即使美国可能在阿富汗取得军事胜利,卡尔扎伊政府也没有能力实现国家稳定。”巴基斯坦萨果达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拉希德·卡汗向本刊指出,巴基斯坦青睐和谈首先是出于安全考虑。巴基斯坦西北侧与阿富汗有长达2640公里的边境线,居住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地区的普什图族和阿富汗境内塔利班控制的普什图族地区有密切的联系。“首先,阿富汗的冲突必须结束,这已经给巴基斯坦国内造成了恶劣的连带影响。第二,和谈能够为外国军队离开阿富汗铺路。外国军队的存在激发和触动了巴国内的恐怖和极端主义势力。”
安全并不是巴基斯坦的唯一考虑。“巴基斯坦也希望能够和喀布尔政府建立友好的关系。”卡汗指出。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从去年起开始积极推动和解计划。卡尔扎伊的动机非常简单:奥巴马政府上任以来多次将和卡尔扎伊的矛盾公开化;美军退兵在即,卡尔扎伊不能再依靠美国保证自己和政权的安全。1996年9月,塔利班夺取喀布尔,阿富汗前总统穆罕默德·纳吉布拉的尸体很快被悬挂在联合国营地门口。
巴基斯坦也并不只着眼于和卡尔扎伊政府的关系。在“9·11”以前,巴基斯坦一直和塔利班政权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是第一个和塔利班建交的国家,也是塔利班政权长期以来最重要的资助国之一。这不仅使巴基斯坦处于和谈中的有利地位,和谈一旦成功,塔利班将重新成为阿富汗政治中的重要力量,巴基斯坦将不但拥有一个友善的邻邦,还将在未来的地区政局中占据先机。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桑约·班内基告诉本刊,去年巴基斯坦逮捕了阿富汗塔利班二号人物巴拉达,那时巴拉达已经开始和喀布尔政府的谈判,“这表明巴基斯坦并不支持没有巴基斯坦参与的和谈”。“巴基斯坦只会在两种情况下接受和谈。”格里戈里指出,“首先,它必须确保巴基斯坦不被排除在谈判之外,无论最终谈判形成何种协议,巴基斯坦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第二,巴基斯坦希望在未来的阿富汗政权中,和巴军方及情报界关系最为密切的塔利班群体能够获得重要的位置。”
局势的变化也引起了印度方面的关注。5月,印度总理辛格成为本·拉登死后第一位造访喀布尔的外国元首。在这次访问中,辛格一改印度的一贯态度,在对阿富汗议会的讲话中首次表示支持阿富汗的国家和解进程。而在过去,当华盛顿试图以“温和的”塔利班的说法,来说服盟友们考虑和谈时,新德里曾断然否定:“塔利班就是塔利班,没有好坏之分。”
“印度总理的访问在本·拉登死之前已经敲定,但这一事件确实对辛格的阿富汗政策产生了影响。”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教授、印度国防部前官员查理告诉本刊,“显然,美国完成了他们目标,奥巴马总统着手撤军,辛格感到必须将印度对塔利班的态度从敌对转变为更加适时的姿态。未来印度的利益将会和卡尔扎伊与塔利班联合组建的政府相关。”
印度和阿富汗历届政府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直到上世纪90年代塔利班登台。在塔利班执政时期,和巴基斯坦的政策相反,印度一直积极支持着反对派北方联盟。“印度对塔利班的反对主要基于三个原因。”班内基告诉记者,“首先,印度反对塔利班的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塔利班曾号召针对印度采取暴力袭击;其次,塔利班还曾经允许反印度的极端组织借用阿富汗领土建立训练营,并在1999年实施了对印度航空公司大型客机的劫持活动;另外,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军方有密切联系,而后者正是巴国内反印度的核心力量。”
“‘9·11’后美国的入侵、塔利班政权的倒台和北方联盟主导的新政府的建立都创造了有利于印度的局面。”卡汗说,“印度全力支持新政府,参与阿富汗的重建工作,特别是在公路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的修建上。印度主要目标就是壮大卡尔扎伊政府,支持美国和北约的反塔利班行动,加强印阿双边关系。”这对于印度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个友好的阿富汗意味着为通向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印度“打开通向中亚的贸易和能源大门”。近年来,印度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国,积极发展和中亚石油出口国的双边关系。它帮助塔吉克斯坦修建水利,和土库曼斯坦签署了天然气管道谅解备忘录,这条管道将经过阿富汗到达印度。
为营造和维系这样一份友好关系,目前有4000名印度工人和安全人员在阿富汗的重建项目上工作。在2009年,印度完成了阿富汗西南部修建全长217公里的扎德公路。这条公路将把位于伊朗边境上的扎兰吉市与阿富汗的几个大城市和阿国内的运输大动脉连接起来。同时印度还在伊朗帮助修建查赫巴尔港,以及该港口到扎兰吉的路况。一旦这些工程建成,扎德公路将为处于内陆的阿富汗,提供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印度也能够通过这条线路绕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进行贸易。今年,印度帮助修建的阿富汗议会大楼即将完工。同时,印度还为阿富汗提供包括警察、外交人员和公务员培训、教育、交通、电信等多方面的服务。据统计,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印度在阿的投入已经超过20亿美元。“印度从没有想过让塔利班重新掌控阿富汗。”美国伍罗德·威尔逊研究中心专家迈克尔·库格尔曼告诉本刊,“因此印度在阿富汗支持的许多发展项目都旨在发展印度的地方支持度,削弱塔利班的民众支持率。它同时通过自己在阿富汗活动的众多顾问发展它和各种非塔利班政治力量的关系。”
而现在,如果与印度为敌的塔利班重返阿富汗政坛,印度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印度的政策过于死板僵硬。它支持美国的看法,也过度支持卡尔扎伊政府,没有同时发展和塔利班的多线联系。甚至当美国都在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巴基斯坦塔利班和阿富汗塔利班、‘好的’和‘坏的’塔利班区别对待时,印度依然执迷不悟。”查理说。
更令印度感到担心的,是巴基斯坦却在阿富汗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传统上,阿富汗在巴基斯坦战略版图上的对位正与印度针锋相对。“巴基斯坦军方和民众都认为在印巴发生战争的情况下,阿富汗将是巴基斯坦的战略纵深。”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班内基说。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战略利益都建立在一个稳定的阿富汗上。”库格尔曼说,“不幸的是,他们就如何达成这一目标上的看法截然不同:巴基斯坦希望包括塔利班在内的普什图族力量在政治解决方案中占据险要位置;印度则想确保前北方联盟成员和非普什图族的力量扮演关键角色。现在的挑战是如何能在两者之间达成平衡。”■
(文 / 徐菁菁) 战与和美国政治中东局势巴基斯坦经济阿富汗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