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先生的归来

作者:钟和晏

福特先生的归来0

部分图片提供/Tom Ford

汤姆·福特(Tom Ford)好像是从照片上走下来的,二维的平面图像瞬间变成三维的真人。他和多年来反复出现的那个形象完全如出一辙,高额头、眯缝的眼睛、挺直的鼻梁和修剪得异常精心的络腮胡子。他正微笑着站在北京银泰柏悦酒店套房的客厅里,全身散发着一种温雅成熟的魅力。

几句寒暄之后,他在客厅沙发上坐下来,闲聊般问我是不是出生在北京的地道北京人,而不是像常见的受访者一样沉默着等待你的第一个问题,客厅里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我想起来他曾经好几次称接受采访和拍照是一种需要很多精力、体力的表演,虽然是他能够胜任的表演。他说过:“我不喜欢早上醒来必须读《国际先驱导报》上对你时装发布会的评论,我也不喜欢和记者谈话、在镜头面前摆姿势,以及所有那些如今包围着时尚的事情。”

他的金发女助手在套房门厅处走来走去,高跟鞋清脆地敲击着地面。他突然停下我们的谈话,歉意地对她说:“柯丽,我在等你离开,真对不起,这样的声音实在让我没法集中思绪。”然后,是一句甜甜的“谢谢”。他的嗓音有点沙哑,也许是多年住在欧洲的缘故,口音也带上欧洲人的腔调,说话态度给人坦诚而且彬彬有礼的感觉。无论如何,他实在无愧于多年来时尚界性感偶像的声誉,始终保持着完美的身材,注射Botox的脸庞也丝毫没有衰老的迹象。

在Gucci时代,汤姆·福特的形象总是和敞开的白衬衣以及裸露的胸膛联系在一起。美国《名利场》杂志的主编格莱顿·卡特(Graydon Carter)曾经打趣说:“汤姆情不自禁地想显得完美、性感、无可挑剔,他是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少有的几个男人,能够把不系扣的衬衫一直开敞到肚脐眼,而看起来不像是汤姆·琼斯或者英格伯特·汉普汀克的伴唱歌手。”

福特先生的归来1

今天,他的穿着异常正式——白衬衣、黑底细白点的领带和黑色西服套装,一根金色的别针在领结处的下面穿过,别住两边挺括的衬衣领。据说,现在他喜欢这种正式的格调,喜欢被称为“福特先生”而不是汤姆,表明他与Gucci时期的距离。

自从2004年PPR集团掌控Gucci之后,汤姆·福特被迫离职,经历了一次严重的中年危机。2005年,他和Gucci原CEO多米尼哥·德·索勒(Domenico De Sole)一起建立Tom Ford国际公司并推出香水、眼镜、化妆品等。2007年,他开始自己的同名男装系列,期望未来5年内成为销售达到10亿美元的品牌。去年春季,第一个汤姆·福特女性系列开始在全世界他的16家时装店里销售。据说他以326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了一幅安迪·沃霍尔自画像,把收益用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店铺上。

福特先生的归来2( 汤姆·福特在《单身男人》拍摄现场 )

虽然只是一个少量的、奢华的女装系列,时尚界却称之为“汤姆·福特自我流放6年后的回归”。去年9月份,他在纽约举办了一个很小规模的展示会,像是半个多世纪前沙龙风格的服装发布。从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碧昂丝·诺尔斯(Beyonce Knowles)到斯特拉·坦南特(Stella Tennant)等等,他的一些不同年龄、体形各异的明星名模、女友为总共32款系列女装担任模特,而福特本人站在壁炉架旁一一介绍她们的名字并念出她们身上的穿着。只有100个客人充满期待地坐在那里,他们绝对不允许携带相机,哪怕是用手机拍照。

他给那些他偏爱的女性每个人设计了日装或者晚礼服,包括67岁的劳伦·赫顿(Lauren Hutton)身上的乳白色西服套装或者50岁的朱丽安·摩尔装饰着羽毛的淡粉色晚礼服。系列的概念源自定制女装,通过手工妥帖地裁剪,回归到在时尚界消失多年的传统。这个女装系列平滑、优雅的裁剪呼应着他受伦敦裁缝街Savile Row启发的男装系列,宽松的真丝上衣、合身的铅笔裙等又软化了这种过于裁剪的印象。

福特先生的归来3( 汤姆·福特2011年女装及香水系列 )

毕竟魅惑力定义了福特的时装。1995年,一反当时Grunge和极简主义的风格,他让名模安贝·瓦莱塔(Amber Valletta)穿上天鹅绒靴裤、带logo的皮带和不系扣的真丝衬衣,使得本来已经沦为乏味机场品牌的Gucci多年来第一次占据了时尚杂志和报纸的头条。

听起来,他现在做的事情与上个世纪90年代卖弄性感、极具商业侵略性的Gucci、YSL时期完全不同。他的办公室设在伦敦西部切尔西,希望按自己的节奏做所有的事情,抵御不断被互联网加快的速度。他成功地让电影《量子危机》中的詹姆斯·邦德脱下了Dunhill而穿上了Tom Ford,总共11个造型、450套衣服让邦德在跑、跳、躲避子弹的同时仍然保持风度翩翩。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曾经说:“那些衣服合身得就像粘在身上一样,因为拍戏毁坏了40套服装,让我晚上会做负罪感的噩梦。”

福特先生的归来4

时装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把汤姆·福特的男装定义为“后意大利的现代样式”——“运用旧式服装的概念和感觉,因为制作方法不同,穿在身上不会有英式西装的沉重感。就像香奈尔的套装原本是萨尔兹堡附近酒店员工的工作服,但她用了一种更好的裁剪技术,把它们变成香奈尔套装。”

汤姆·福特认为他的男装系列出于看到市场中的缝隙——高端的、非常正式、混合国际风格的男装。剪裁和线条来源于英式风格,但是用轻盈的面料和结构在意大利生产。如果你穿上一件真正的英国西装,它看起来很棒,但僵硬的结构会让你的肩膀很不舒服,尤其经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柔软、舒适的乔治·阿玛尼男装的统治时代之后,人们对身体痛苦的忍受能力越来越低。

福特先生的归来5( 汤姆·福特 )

他的男装客户是从25岁到75岁的都市男人,能够理解和欣赏服装的细节、质量、风格、裁剪并且希望自己看起来显得修长。“我的服装最重要的就是让你看起来修长消瘦,女装也一样,我从来不会做让女人显胖的服装。要知道,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汤姆·福特曾经引用过一句话:“中年就是你爬到梯子顶端的时候,才意识到梯子搭靠在错误的墙壁上。”可能那就是几年前他离开Gucci时的经历。事实上,在离开Gucci的两年前他已经处于逐渐加重的抑郁症阶段。从十几年来一直疯狂投入地工作到突然间一切烟消云散,“我不知道我是谁,该做什么”——从极度焦虑到内在的反思,最终拯救他的是一部电影,让他相信:“我确实有些才华,过去我不是很确信这一点。”

福特先生的归来6( 获得威尼斯金狮奖提名的《单身男人》 )

他想知道我对电影《单身男人》的评价,显然他自己非常自得这部获得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的导演处女作。影片根据克里斯托弗·艾什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64年的同名小说改编,以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下的洛杉矶为背景,多年的情人吉姆死于一场车祸之后,洛杉矶大学同性恋教授乔治挣扎在绝望与死亡的阴影中,自觉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

艾什伍德1904年出生在英国,1939年移居美国。1953年,48岁的艾什伍德在圣莫妮卡海滩遇到十几岁少年的唐·巴查迪(Don Bachardy),这段同性恋情一直延续到艾什伍德81岁过世时。不过当他写这本小说的时候,他自己也是短暂地被巴查迪抛弃,某种程度上,它是一本自传体小说。

汤姆·福特记得他最早读到这本小说是1982年,他当时的男朋友伊安·法尔科纳(Ian Falconer)把他介绍给艾什伍德和巴查迪。当时的汤姆·福特21岁,他是纽约城里著名的美男子之一,比54俱乐部里任何男招待都要漂亮。读完小说,他觉得自己有点爱上了主人公、50多岁的乔治,因为他总是被比他年长的男人所吸引。

决定拍摄电影之后,他在贝弗利山庄开了自己的制片公司Fade to Black,在那里读了大量的剧本,然后沮丧地发现它们大部分是改头换面的《九周半》,编剧们以为会吸引他这样的人的那类剧本。有一天从日落大道开车到办公室的路上,他突然想起了乔治。

“我不把自己当做同性恋,也不是说我不是同性恋,只是我不以性取向来定义我自己。《单身男子》的同性恋题材不是促使我拍这部电影的原因,而是其中人性的因素。”他解释说,“这是一个被中止的浪漫爱情的故事,它讲述的更多是存在的孤独感。这里有我从未向人展示的性格的一部分,我在这里投入最多。”

汤姆·福特为《单身男人》投入700万美元,他同时是电影的编剧、导演、剪辑和制片人,他把自己的故事和个人的痕迹融入艾什伍德的小说中。他的第一个男友伊安·法尔科纳现在是歌剧和芭蕾舞剧的服装设计师,也是儿童书《奥利维娅》的作者和插图画家,法尔科纳的姓被用在乔治身上。福特长期的情人、时尚杂志编辑理查德·巴克利(Richard Buckley)在一个特写镜头中一闪而过,他的猎犬印第安和安格斯也出现在电影中。当乔治走进英语系办公室时,唐·巴查迪就坐在沙发上。朱丽安·摩尔扮演乔治漂亮的、头发蓬乱的英国女友,福特把他喜欢的祖母露斯的一部分性格安在她身上。

出生于1960年的英国演员柯林·费斯(Cloin Firth)扮演那个决绝与孤芳自赏的英文教师乔治·法尔科纳,住在装饰现代、凸显线条的冷色住宅里,总是沉稳有序地脱下、换上衬衣、常服、礼服、睡袍、眼镜、皮鞋、袖扣、皮夹等。虽然影片的服装设计师是好莱坞知名的阿丽雅娜·菲丽普斯(Arianne Phillips,她也是麦当娜的造型师),汤姆·福特还是亲自包办了柯林·费斯的全部服装,包括单排扣修身款西服、法式袖口的白衬衫、每天用马毛刷打理的尖头皮鞋、复古格纹手帕、窄款纯色领带夹和方形镂花袖扣等。

乔治极度细致地计划他的自杀,整理他的文件、契约,给他的清洁女工、朋友、家人的留言。他自己搭配好的殓服整齐地叠放在一边,自杀用的黑色手枪精美得如同一件艺术品,他在印有烫金个人名字的便笺纸上写下“请给我系一个温莎领结”。

这个“温莎结”的遗嘱当然来自汤姆·福特,在拍摄自杀那一幕的时候,福特走进片场,手里拿着他刚刚想到的“温莎结”纸条。因《单身男人》获得2010年奥斯卡男主角提名的柯林·费斯曾经对《Vogue》杂志说:“乔治是这样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佩戴袖扣,他认为他的生活就会崩溃。我不能说乔治就是汤姆,但汤姆和乔治一样,是个深情的、精准的男人,你可以把电影看做一部长篇的Tom Ford广告,这里风格就是内容。在完美的内里就是神经症,汤姆自己也深知这一点。”

乔治·法尔科纳是汤姆·福特的本人肖像吗?一个容易受伤的、脆弱的、犹豫的男人,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对精致的、整洁的、完美的细节近乎病态的迷恋及控制欲望。福特承认乔治的过分苛求来自他自己,在表面之下,乔治的极度注重细节也是一种让自己的生活秩序化的努力。因为一旦失去控制,接下来就是疯狂。

创造力确实和自恋有关,也许,《单身男人》的乔治和吉姆身上同时有汤姆·福特的自我投影。他与比他年长十几岁的理查德·巴克利24年来一直不离不弃,1989年巴克利被诊断患了喉癌,福特接受Gucci的工作搬去意大利,也是因为巴克利癌症手术之后想在那里休养。生离死别的阴影一直存在着,2002年,福特在他的新墨西哥农场请安藤忠雄为他和巴克利设计了陵墓。

汤姆·福特1961年出生在得克萨斯,父母是房地产经纪人。他在休斯敦和圣达菲长大。“孩提时代当我被问到长大之后想做什么,我会说我想变得有钱、出名,住在大城市里,抽很多烟,过极其成功的生活。我的整个生活实现了我的命运,但我完全沉溺在物质主义中,而忽视了精神的层面。”

《单身男人》的结尾乔治有一段自白,说他无法延长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他想紧紧地抓住它们,但最终会渐渐消退。他生活在这些瞬间中,然后被拉回现实,让他意识到一切都是注定的。这些他想抓住的瞬间包括电影中乔治和吉姆面对面坐在同一张长沙发上,两人都捧着一本书在读,谁都懒得起来换一张放完的爵士唱片。然后,吉姆说:“假如我现在死了,也是OK。” ■

公众的汤姆·福特是产品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这次到北京来呢?

福特:我们本来预计上周在北京的王府半岛酒店开一家新店,后来被推迟了一个月。但我已经做了这次旅行计划,所以我想还是来中国吧。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里,我想我至少需要5家到6家店。现在中国的市场和经济需要西方的产品,这就是我们这些人来这里的原因。

三联生活周刊:相隔6年之后,是什么促使你决定重新推出女装系列?

福特:我想这是个自然发展的过程,离开Gucci和YSL的时候,我不想再回到时装界了。3个月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之后,我实在有点厌倦了,我开始怀念设计,又因为找不到自己想买、想穿的衣服,所以决定做男装系列。但我对自己说,我不会回到女装系列,除非我有新的东西想说。最终,我觉得现在的时尚系统、人们展示服装的方式、来来去去的时髦是错误的,这时候,我想我找到新的、要说的东西了。我确实喜欢时尚,但我要用我的方式回来,不要什么公司管理的人对我说你不能做这个,我希望像阿玛尼和香奈尔那样。

三联生活周刊:似乎你现在想说的和在Gucci时期完全不同了?

福特:当时是90年代中期,互联网刚刚开始连接整个世界,全世界刚刚开始同时听同样的音乐、看同样的东西,所有人都有点想变成同样的人,但现在人们越来越希望变得个人化。我不理解为什么在发布会的第二天,所有人就可以看到所有的衣服?在衣服能够被购买之前,时装图片已经在互联网上到处传播。为什么要把6个月之后才出现在店里的衣服公布出去?所以,我的商业是建立在这样的观点上的——不为媒体或者时尚体系服务,而是为客户服务。我们提供服务的方式是非常传统的,有上门服务,每个客户有自己专属的销售员,展示给客户能帮助她们找到自己风格的服装,帮助她们变成最美丽的自我。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品位,不是你看到杂志上现在流行什么色彩和款式,你就要去穿它。

三联生活周刊:也就是趋向于个人化的定制?

福特:我们男装生意的一部分是个人定制化的,女装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总的来说,这是为25岁到75岁的真实女人提供的真正的衣服。关于质量、服务和个人化,不需要每个季节都发生变化,具有内在的价值。我不认为时尚每5分钟就要改变,我希望它们是能够穿10年、20年的衣服,甚至传给她的女儿,这是能够保留下来的时尚。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怎样让《量子危机》中的詹姆斯·邦德穿上汤姆·福特男装的?

福特:我在伦敦见到过丹尼尔·克雷格几次,为他做衣服,他非常英俊,对穿衣打扮有很好的感觉。因为我们为他做过衣服,所以他拍新的邦德电影时,就让我们来提供服装。我当然高兴不过了,因为邦德是一个经典的形象。通常人们认为如果你穿着传统,那么你就是一个沉闷无趣的人,而邦德恰恰相反,他是最理想的汤姆·福特男人了。

三联生活周刊:你拍《单身男人》的时候感到紧张吗?

福特:当然,我害怕,尤其第一天拍摄的时候,因为我从来没有喊过“Action”和“Cut”。但我发现拍电影的过程让人很有满足感,当我们拍到一个场景,我突然对自己说,啊,这正是我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在床上用电脑写的那个片段!看到我想象中的人,穿着我设想好的衣服,在我设想好的背景中,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最让我吃惊的是电影剪辑,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要预计24周的剪辑时间,而我们拍摄只用了5个星期。在剪辑的时候可以改变场景、改变一切,就像玩魔方一样,我完全被迷住了,不想离开剪辑室,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电脑剪辑技术也让人迷恋,真难以想象以前的人是靠剪胶片来完成剪辑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自己做服装设计师和电影导演哪个更有才华一些?

福特:我想我两个都做得不错。我希望创建一些东西,无论是设计衣服、鞋子、商店内饰还是一部电影。

三联生活周刊:你个人偏爱哪些电影导演?

福特:我喜欢的导演之一是王家卫和他的《花样年华》,我两天后在香港会见到他。不是说我在中国或者他是中国人我才这样说的,他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希区柯克也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他从来没有拍任何现实题材的电影。你必须对自己保持真实,我想我不是一个关心现实的人,我是一个提升现实的人。如果生活在另外一个时期,我大概会为米高梅公司工作。

三联生活周刊:比起设计师,现在你的角色更偏向公司CEO?

福特:我同时做这两件事情,我和德·索勒一起是公司的联合董事长。其实在Gucci的时候已经这样了。我们两人加入Gucci的时候,它濒临破产,我们觉得它像自己的公司一样,把它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时尚公司之一,同时做设计和生意对我来说很平常。

三联生活周刊:那你一定是工作狂,你每天工作多少小时?

福特:我每天睡4个小时,除此之外所有时间都在工作。我住在伦敦,我们的设计工作室也在伦敦,在纽约、洛杉矶和东京有办公室。我们的服装制造厂设在意大利,在佛罗伦萨有一家面料工厂。所以我总是在不同城市飞来飞去,大量用电脑和Skype和设计团队交流。别人问我你通常做些什么来找乐?我说就是工作。但我不会把自己称为工作狂,我真的是很享受工作。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名字总是和性感联系在一起,你会感到厌倦吗?

福特:完全不会,在90年代我的设计和广告是挑衅的,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现在,所有一切都是性感,对我来说更感兴趣是感性而不是性感。

三联生活周刊:你注意到2004年以来时尚界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福特:我觉得它越来越程式化了,越来越不令人兴奋了。总是品牌做一场时装发布会,然后把衣服送到女明星那里,女明星穿着它们走红地毯,杂志再刊登那些照片,都是相同的程式。似乎人们不再享受时尚的乐趣,也不那么快乐了。我想时尚只是一种奢侈品,给有钱有闲的人提供漂亮的东西,最终不是什么生活中的重要事情。如果不享受它的乐趣,干什么要做它呢?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福特:我想是非常严酷的商业原因吧,时尚现在变成了一项大生意,所以人们总是战战兢兢,如果产品卖得不好就会被开除,如果公司经营不好就会倒闭。但我认为最好的生意来自你热爱你做的事情,这样才会做出更好的东西。

三联生活周刊:我能否知道你对约翰·加里亚诺最近事件的看法?

福特:不,我不想谈论其他设计师的事情。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我很喜欢他,他最近发生的事情令人难过。

三联生活周刊:一些设计师离开多年工作的品牌,像亚历山大·麦奎恩这样的人去世了,似乎现在是设计师时代的终结?

福特:时尚真的是很残酷的生意,公司给予设计师巨大的压力。不过亚历山大·麦奎恩有点不同,你知道是我收购了他的品牌,他也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他一直有抑郁症和性格中的阴暗面。

三联生活周刊:你的阴暗面是什么?

福特:我太完美主义了!比如在这间客厅里,我总是不停地看到不完美的地方,让我想去改造它,我的脑子里总是转个不停。当然这就是我的工作内容,不停地对设计团队的人说“不,这个不好。好,这个可以。不,这里应该改一下”。所以我喜欢去乡村,在大自然里一切都是完美的,自然的完美在于它的不完美。

三联生活周刊:在YSL时期你是否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福特:那时候我还比较年轻,每年设计16个Gucci和YSL的系列。法国人非常民族主义,伊夫·圣罗兰和他的同伴皮埃尔如此挑剔、如此恶毒,让我那段时间过得很惨。我以前一直很喜欢法国,但是我开始在那里工作以后,我不喜欢法国了。

三联生活周刊:总的来说这些年让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是才华?

福特:就是不停地工作,有的是比我有才华的人。

三联生活周刊:英俊的外表也有帮助?

福特:谢谢,这是“我是谁”的一部分,是我对我销售的一部分。有一个公众的汤姆·福特和作为我自己的汤姆·福特。公众的汤姆·福特是产品,总是非常细致地选择自己的形象,但人们并不了解真正的我。■

(文 / 钟和晏) 汤姆·福特古驰女装福特时装先生三联生活周刊归来服装

上一篇: 德国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