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赶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听隔壁的美国老夫妇说,40分钟外的阿米绪小镇Belleville每周三有集市,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和鸡蛋,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了。

集市的停车场上,一边停汽车,一边停马车。每匹马都只用两根绳子简单地绕在铁杆上,并不担心小偷。这些马车的主人,就是不用电、不开车、拒绝现代生活的阿米绪人。阿米绪农民不把产品卖给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商,原因有两个:首先,人口压力限制了他们的农场面积,不能规模经营;其次,他们不用电话,沃尔玛没法和他们联系。

我们先来到集市里农产品的“拍卖所”,这里正在拍卖盆栽花。大家竞拍得还算踊跃,但因为起拍价低的原因,最后成交价并不高,好几盆花加在一起也就五六美元,比超市里便宜不少。除了花之外,这里还拍卖蔬菜、水果、自制糕点,以及鸡蛋。某种程度上说,大家竞拍鸡蛋时堪称盲目——拍卖的主持人只是介绍一下鸡蛋的颜色是白色还是褐色,一盒有几个,而观众坐在下面,连鸡蛋的大小都看不到。也许大家相信这是附近农民的产品,不会受骗。抛开心理因素不谈,我和小熊也觉得这儿的鸡蛋煎来吃比超市买的更香。我纳闷的是,自己也学过经济学,只听说拍卖油画,没想到鸡蛋也可以拍卖。问了边上摆摊的当地女孩才知道,这里拍卖的东西多半是附近农民的副业,他们并没指望卖多少钱,委托市场拍卖可以省去租小摊的费用,还省去了人工。

对经济学学生来说,拍卖永远看不够。我和一群美国大妈坐在一起,不知不觉过了半小时。这时候,身边的大叔边站起来边问我:集市另一头还有个牲口拍卖所,要不要过去看看?当然要去!穿过人群,我走进一幢陈旧的大屋子,看见一群戴草帽的阿米绪农民围着中间的奶牛,听到拍卖人以极快的语速念念有词,闻见了热腾腾的马粪味。猛然间,我觉得这好像电影里的画面。小熊说,这就叫绘画里的“画面感”。拍卖人左边的门每一打开,就有一头愣愣的奶牛探头探脑地走进来。两位农民手持长鞭,一边指挥这畜生转圈,一边保持它和护栏的距离。等拍卖人终于把一长串数字念完,就有人打开右边的门,这牛就迫不及待地小跑着走了。与蔬菜水果拍卖相比,这里的竞价激烈得多。一头奶牛的起拍价是800美元,最后以1400美元成交。许多阿米绪农民紧张地盯着一头头奶牛,能不能买头好畜生,可关系到他们的生计啊。

逛着逛着,小熊突然紧张地拉住我,说看见了枪。真的,竟然有人在露天市场卖枪!一把把长柄的猎枪,就这么摆在户外的桌子上,边上还放着黄澄澄的子弹。都说宾夕法尼亚州是打猎最盛行的州,看来不假。最后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美国原来也有盗版碟,一位大妈在她的小摊上公然摆着刻录的CD。凑近一看,我认出里面有诺拉·琼斯的专辑,标价3美元一张。看来到了天高皇帝远的山间小镇,知识产权也就没那么神圣了。■

(文 / 西洪柿) 美国赶集

上一篇: 老大还原老大
下一篇: 似曾相识镬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