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航机长和A330的传奇飞行
作者:李三埃及和利比亚撤侨,是和平时期难度较大的飞行,也是吉学勇近30年飞行生涯里最为难忘的经历。行业外的人对其中的操作难度之大很难理解,吉学勇告诉本刊记者,航空公司每年定期向飞越的国家递交飞越申请,定期航班一经批复就是一个航季。对于临时性增加的航班也要申请飞越许可。“到利比亚、埃及的开罗,如果从中东飞,途经中东地区8个国家。从欧洲、俄罗斯这边飞,也需要俄罗斯的飞越许可。通常情况下,这个飞行许可没有半个月申请不下来。我们执行紧急撤侨包机,都是临时得到的信息。下午18点得到的信息,凌晨必须起飞。提出飞行计划后,就跟各个国家申请,通过民航局之间协调获飞行许可。”
紧急撤桥、地震等突发事件中,很多环节充满了不确定性,特殊时期机场是否开放、设施是否完备以及地面运转是否正常等,未知因素太多。
吉学勇是埃及撤侨的国航CA056(机型A330-200)的机长,那一次特殊任务的复杂程度远超出了一个机长的职责范围。“等我们终于到了开罗,落地后没有停机位。因为政局不稳,航空公司的航班全部取消了,飞机都趴在地上了,停机位都被占满了。最后协调了一个位置,停下来后,又没有摆渡车,值机柜台关闭了,旅客来了没有办法登机。我们大使馆的人员一个一个手写登机牌,我们在地面等了9个半小时,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在埃及撤侨后,吉学勇带领CCA060包机(机型A330-200)飞往利比亚,在那一次撤侨任务中,他的身份是带队机长。尽管有了第一次开罗撤侨的经历,但飞赴利比亚执行撤侨任务的复杂性丝毫不减。“这条航线我们从没飞过,一切都很陌生。当时与利比亚的通讯全部中断,我们既不知道的黎波里的空域是否开放,也不知道机场能否正常降落,更不知道加油可否顺利。如果这些都还是未知数,别说撤侨,就连我们回来都是问题。”结果,吉学勇没有直飞的黎波里,而是先降落在中转站希腊雅典机场,通过外交部、国航运行控制部的多方联系,终于获得了相关信息。“进入利比亚领空时,我下达指令,让我们的飞机作为民用航空器的所有标识都显露出来。这是为了向地面防空设施及军用航空器等提示:这是民用飞机。”尽管当地的候机楼都受到冲击,包括华人华侨在内的很多人都是在候机楼外露天等候撤离,因为准备充分,他们在利比亚等了不到5小时就飞起来了。
吉学勇的身份既是国航飞行大队长,也是空客330机型飞行教员,这使他更加熟悉自己工作伙伴的脾气秉性。国航第一次从空中客车公司引进A340机型是在1997年,吉学勇是最早一批进行空中客车改装的飞行员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在飞行中如何避免人为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飞行安全?
吉学勇:1993年世界民航组织通过对之前产生的空难调查分析,发现其中73%是人为原因导致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事故链。在飞机发生故障或由于天气原因导致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由于没有正确剪断事故链,或者在剪断的同时引发了另外的事故。
从设计方面,空中客车总结了以前大型公共运输航空器的故障教训,通过较高的自动化提升安全性,避免人在操作过程中因为失误而引发故障,这是确保飞行安全的另外一个思路。具体解释是,在飞机设计中,更多地增加自动化的程度,减少人机对话,即飞行员和机器之间的交流尽量让自动化去控制。
三联生活周刊:你如何评价自己的飞行伙伴?
吉学勇:国航在2006年9月引进了第一架A330。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由A330承担的航班任务,除了非洲没有航班以外,在北美、南美、欧洲以及澳大利亚有很多站点,每天承担的任务非常多。据统计,A330飞机日利用率接近14个小时,几乎就是连轴转,说明这个飞机的可靠性非常高。
三联生活周刊:对航空公司而言,在选择机型时经济效益的考虑会占多大的比重?
吉学勇:大家可能都清楚,航空公司实际上是微利公司,航空运输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成本控制最大的因素就是燃油,从统计上来看,燃油占了运营成本的43%。而空客飞机,尤其是A330飞机,在燃油效率上来讲是非常高的。今年初,我们执行一个航班,从北京飞华盛顿,再从华盛顿飞芝加哥,然后从芝加哥飞北京,飞行时间达到14个小时28分钟,总飞行时间是15.01个小时,这是国航单段飞行最长的里程。A330空中的燃油消耗量是平均每小时5.6吨,燃油效率高,经济性相当不错。
三联生活周刊:近年来飞机在舒适性和人性化方面有哪些改善?
吉学勇:飞机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电源接口让我感触最深。飞机电源产生的电是110伏和400兆赫的工作频率,通常使用的小电器、电脑、手机等都是110~220伏、50赫兹,以前这些小电器在飞机上根本无法使用。但现在,空中客车飞机上选装了一些设备,比如说在公务舱每个座椅下方增加了一个电源接口,可以供商务活动比较多的旅客在飞机上进行文件处理和阅读时使用。十几个小时航程,电脑电池用完了怎么办,手机电池用完怎么办?插到这个接口,把电源的周率从400赫兹降到50赫兹,就可以继续工作或者充电了。
三联生活周刊:身为飞行员,如何在驾驶飞机过程中提升工作品质?
吉学勇:现在空中客车公司和波音公司两大飞机制造商都启用了电子飞行包。因为考虑到我们远程飞行携带纸张飞行资料过多,基本上每个航班都要携带两个飞行资料包,一个资料包大概在20公斤,两个飞行资料包的重量就是40公斤。别小看40公斤(每天每个航班40公斤),如果没有这40公斤,就可以拉40公斤的货,对于航空公司来讲,就减少了商业载量。现在的科技已经达到这种水平了,就是出现了电子飞行包。电子飞行资料是杰普逊公司对全球航空公司提供的,现在变成了从网上直接下载,航空公司都有使用的账户,可以把这些资料下载下来安装在电子飞行包中。电子飞行包就是一个软盘,用显示器进行显示,需要用哪个机场的服务,可以从电子飞行包中检索出来。
空中客车飞行使用手册在今年4月份完全改版为电脑化形式,资料更新非常快,每个月都有一版更新。有了电子版以后,所有空中客车飞机手册全改成了电子版,通过上网更新,比以前快很多,飞行资料电子化基本上实现了。长期来看节省了印刷成本。
三联生活周刊:你从A340转到A330是怎样一个过程?
吉学勇:从A340转飞A330,感觉十分顺畅。空中客车飞机设计上有一个比较好的理念,就是驾驶舱的一致性,不管是A320、A319、A330还是A340,驾驶舱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空客飞机各机型之间的通用性为飞行员提供了便利,同时为航空公司节约了培训成本。
三联生活周刊:这种一致性对航空公司来说有什么好处?
吉学勇:对于飞机训练而言,空中客车设计的一致性比较高。从小飞机改到大飞机,交叉改装学习,基本上需要三个课时,三堂模拟机,一周时间,一个机组就可以完成训练,大大提高了人员交叉学习训练的效率。未来的A350也可以和现在空客各机型的驾驶舱差不多,我不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就可以上去实际操作了,因为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太强了。
三联生活周刊:飞机着陆时,重着陆或者轻着陆哪个是比较合理的?
吉学勇:关于“重着陆”和“轻着陆”,这是相对而言,并不是绝对的。航空公司对每次着陆的飞行数据都有严格监测,别看我们一天的航班量将近1000架次,但每个航班任何一个细节上的数据都被地面实时监控。从着陆来讲,我们有明确限定,什么样情况重着陆,什么样情况属于正常着陆,这都要通过数据进行评估。有时候坐飞机觉得着陆比较重,但从具体数据看也许并非如此,航空公司的允许值比飞机制造商严格得多,不允许超过规定的数值。这方面我们比较注重,在训练方面,对飞机的起飞落地训练的科目较多,超过限定重量的着陆不是很多。
三联生活周刊:驾驶飞机过程中,碰到风切变、雷暴区等异常情况怎么办?
吉学勇:前视风切变探测器可以探测气流变化,一旦探测出气流紊乱,飞机就会发出风切变提示,按照程序提示就可以避免。我们有专门的脱离风切变训练科目,从现在飞机的性能和发动机动力来讲,完全能解决在遭遇气流紊乱时,脱离风切变区域。
至于雷雨天气,更不用担心了,我们的气象雷达能在640公里外发现异常天气,飞行员都懂得雷暴对飞行的危害,我们会尽早采取对策选择最佳路径,绕开雷雨。■ 民用航空国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