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该是什么样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所在的小城人口20多万,今年高考有4700多名考生参加,由于超低生育率和南水北调移民搬迁的影响,较之去年,考生减少600多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高考的“国家级考试”超乎一般的待遇。

在高考开始的前一周,我们就成立了县级招生考试委员会,涉及的职能部门有20个,如纪检监察、公安、电信、环保、卫生、电力等。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在招生考试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对各成员单位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对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政府的态度是“零容忍”。在会上,各成员单位给县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各考点和涉考学校给教体局签订了责任书,并一一表态发言,可以说是立下了军令状。

我们这里,今年高考面临的外部环境跟去年大不一样,除即将迎来建党90周年外,还处在移民搬迁和县委换届的敏感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各部门、各单位、各学校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想尽各种办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坚决不允许出现破坏高考、借题发挥的事情。

据说,有的学校在高考前购买了整头猪,免费为考生改善伙食、加强营养,还无偿提供蚊香,确保考生睡个安稳觉。至于进行考前心理疏导、举办专题讲座、统一为考生租公交车等,这些年也一直在做,可谓细致入微、不遗余力。高考是高潮也是落幕,哪个学校也不想黯然落幕。公安部门承担着为高考保驾护航的重任,针对今年的新情况、新问题,他们加强了警力,增设了岗位,夯实了责任。我们这里今年高考一共有3个考点、160多个考场,公安部门在各考点门前设立了执勤岗,在经过考点的主要路段和管理薄弱路段实行禁鸣和临时管制,在各考点试卷保密室设有保密岗,在各考点内还增设了一支巡警队,履行安全保卫的特殊职责。各考点可谓铜墙铁壁、密不透风。据统计,全县各类涉考人员达到600多人,分布在各个工作岗位,为高考组织了一张严密有序、虽无形却能够强烈感知到的巨大网络。

一个摄影家曾经拍过1979年和80年代的高考,对于1979年的高考,他感慨地说:“多少年后,我还奇怪,为什么管得这么松?”当时他看到考点门前放着几把椅子,两三个教师坐在那里看准考证,仅此而已。对于80年代的高考,最让他难忘的是临考前,老师对考生亲如父子母子的那种感情。他观察到:有的教师早早来到考场,在最后一刻还要把所能讲的倾诉给学生;有的老师则站在砖头堆上大声叮嘱考生;有的老师跑到路的拐口,每见到一个自己的学生就说上几句话……而后来,他也见到了变化太多的高考,他说:“2010年夏天我路过一个考场,候场的人变了,现场的气氛变了。看着那些警车,我心中充满了悲哀。”

是的,全社会太过“溺爱”高考了,时至今天,它考验的不仅是考生,还是政府机构和整个社会。也可以说高考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太多的社会镜像,如社会形势的日益复杂,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强烈需求,高考指挥棒下师生关系的微妙嬗变等。人们对高考寄托着太多的希望和渴望,在高考身上承载的东西也越来越重,它想变得轻松、纯粹和唯一,已经越来越不容易。高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现在,谁能回答得正确和清楚呢?(文 / 孙君飞) 高考样子什么

上一篇: 好东西(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