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门乱局
作者:俞力莎( 5月23日,也门反政府示威者在萨纳举行集会要求总统萨利赫下台 )
5月2日,数千名也门部族武装人员向首都萨那进发,以支援正与萨利赫总统的部队展开激战的哈希德部落联盟首领艾哈迈尔兄弟。一直要求萨利赫下台的反对派也对此不满,认为暴力活动偏离了和平革命的道路,令也门滑向全面内战的边缘。
瑞士苏黎世大学副教授阿尔汉·马尼亚(Elham Manea)告诉本刊记者:“这是也门政治体系中主要精英间的争斗。萨利赫所在的部落属于哈希德部落联盟,但目前的武装冲突发生在忠实于萨利赫的军队和忠实于哈希德首领的部落武装人员之间。”美国陶森大学副教授查尔斯·施密茨(Charles Schmitz)告诉本刊记者:“艾哈迈尔兄弟自称为哈希德首领,且得到巴卡尔部落联盟的支持。但实际上,这些部落非常分散,只关心短期利益,寻求与未来的赢家达成最有利协议的机会,而并非受政治或意识形态的驱使。”
马尼亚说:“艾哈迈尔家族曾是萨利赫政权的主要支持力量,数年前埋下的权力之争如今浮出水面。”施密茨说:“2007年底,艾哈迈尔兄弟之父阿卜杜拉去世后,也门部族权力开始衰落。为了重振家族声威,他的一个儿子哈米德发起了反对萨利赫的运动。”两大家族的矛盾由此开始突出。2009年3月,也门政府将出口原油的定价权交由萨利赫之子掌控的石油委员会负责,而此前,英国阿卡迪亚石油公司一直通过与哈米德合作低价收购原油。“由此,2009年哈米德开始呼吁萨利赫下台,示威活动爆发后,他又极力支持反对派并推动他们与萨利赫对抗。”
“萨利赫的支持度其实在示威活动爆发前就有所减弱。”黎巴嫩贝鲁特大学教授希拉尔·卡山(Hilal Khashan)告诉本刊记者,“这源于他对北部胡塞叛军和南方分离运动实施的耗资巨大的镇压。”挪威地区与城市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斯蒂格·汉森(Stig Hansen)告诉本刊记者:“结果是,艾哈迈尔家族有可能会取代萨利赫,但他们若不能取悦大多数的反对派和部落,冲突还会继续。”施密茨则认为:“很多人可能不喜欢萨利赫,但比起艾哈迈尔家族领导的伊斯兰改革党或者反对派中的社会主义者,他们可能更愿意接受前者。”
马尼亚说:“艾哈迈尔家族和沙特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最近的冲突也可以被视为是萨利赫与沙特关系恶化的一个标志。”5月22日,萨利赫第三次拒绝签署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提出的调解协议,海合会随即宣布暂停调解也门危机。5月23日起,部落武装人员就开始袭击萨那的政府机构。施密茨说:“沙特在也门的影响很大,但萨利赫一直说它是虚张声势,不肯受其控制。沙特一定是在支持反叛部落,它惧怕也门局势会波及自己,希望对也门政治有所掌控。”汉森说:“沙特与也门有很长的边界线,它担心难民涌入本国境内,也担心伊朗和基地组织在也门的影响力上升。而萨利赫临时变卦,拒绝接受调解协议,是因为不想大权落入艾哈迈尔兄弟之手。”海合会提出的调解协议规定,由反对派成立过渡政府,萨利赫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并于30天内辞职,他辞职后60天内举行总统大选;作为交换,萨利赫及其家人享有豁免权。
卡山说:“其实美国一直在海合会背后施力。”但艾哈迈尔兄弟不会是美国中意的选项。施密茨说:“艾哈迈尔领导的改革党接纳了穆斯林兄弟会这样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和赞达尼这样的萨拉菲派圣战组织领导人,这正是1997年萨利赫决定与其旧日盟友拉开距离的原因,他不想也门被定性为伊斯兰政体。”正是这一决定给了萨利赫日后成为美国反恐盟友的机会。2009年,沙特与也门的‘基地’组织分支合并成‘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并针对美国目标多次发动袭击。施密茨说:“美国希望也门保持稳定,担心‘基地’组织趁乱坐大,而萨利赫也希望利用这一点来阻止美国要求自己下台。”他认为,半岛分支最近大肆活动很可能是受萨利赫的幕后推动,“目的是为了转移示威者的注意力,以及向世界显示,一旦他下台将会有哪些力量被释放出来”。5月28日,半岛分支宣称占领也门南部阿比扬省省会津吉巴尔市,并将“伊斯兰酋长国”定都于此。
但萨利赫的如意算盘未必能改变局势。施密茨说:“美国人已经开始相信,萨利赫在也门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文 / 俞力莎) 也门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