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城山水间重逢神龙大侠
作者:李东然( 电影《功夫熊猫Ⅱ》剧照 )
迄今没有任何一部好莱坞电影能如《功夫熊猫Ⅱ》这般让中国人觉得切肤相联。空灵悠远的青山翠竹,细腻古雅的亭台轩榭,喧嚣热闹的宽街窄巷上,身穿着汉服的“居民们”聚在面店茶馆里聊天说地,“虎、蛇、猴子、螳螂、鹤”盖世五侠,闭门修炼着制敌取胜的秘籍——“Inner Peace”(静下心来),而Shifu(师傅)能和一滴坠落的水珠共舞出一段飘逸的太极。“目前,我最开心的就是美国的试映反响很积极,全世界各国的记者都感慨,完全看不出这是一部美国制作的电影!但是你知道,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判断,是要由中国观众完成的,我迫不及待地看这里观众的反应。”远道而来的动画艺术总监雷蒙德·齐巴赫(Raymond Ziebach)告诉本刊记者。
此行是雷蒙德·齐巴赫第二次来中国,距离《功夫熊猫》的美国首映3天,中国首映4天。成都人民因为他的到来,而有幸先于全世界重逢了阿宝,欣喜都写在脸上:“啊,那是锦里!”“那不是宽窄巷子?”尤其让大家激动不已的是,影片最后,阿宝的“生父”现身在一座青山绿水环抱中的“熊猫山庄”里:熊猫村民们正在辛勤耕耘,镜头拉远便是巍巍青山,竟有一块岩石上赫然写着“青城山”3个大字。
在洛杉矶梦工厂总部的那场大红灯笼高高挂、竹笼蒸点摆满桌、热闹喜庆如农历新年般的中国式首映礼上,梦工厂“传奇老板”杰弗里·卡森伯格在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采访时,为中国票房定下了6亿元人民币的预估。雷蒙德·齐巴赫是带着梦工厂票房期待第二次来中国的,他对所有来自中国的问题都非常认真地回答。譬如,为什么熊猫的眼睛是绿色的?他满脸认真的焦虑就都写在脸上:“哦!是的,是的,从第一部熊猫听说这里出了麻烦了,真的,真的对不起!真有很多人有疑问么?”
“你知道《功夫熊猫Ⅰ》是我们完完全全按照那些书本、网络上的熊猫去创作形象,我把熊猫想当然为任何猫科动物。我又是学美术出身,顶热爱颜色,我喜欢对颜色本身进行与众不同的运用,赋予颜色以意义。实际上,两部《功夫熊猫》都有我的表意系统,自然,乌龟还有螳螂都是绿色,绿色是好的,代表一种积极的能量;我想要阿宝也融入这个颜色体系中,就急于在黑白两色的形象上,找到能突破整部动画的颜色表意,那么当时我想,眼睛是绿色最合情理。”
为了3年前老板闪电成都行里这句“为什么阿宝的爸爸是一只鹅,我想应该在这里找到答案”,至今,雷蒙德·齐巴赫已与阿宝朝夕相处了5年。《功夫熊猫Ⅱ》是他职业生涯的第4部作品,你很难想象眼前身穿T恤衫、牛仔裤,爬起山来身姿矫健,做起面条兴味盎然的“年轻人”,竟有一双21岁的双胞胎儿女。投身动画业前,他的理想是成为画家,他向本刊记者坦言,是养家的动力支持他在动画业干了整整20年。“但你知道,我仍旧是非常愿意从绘画者的角度去了解、领悟,以及呈现我眼中的东方元素。”
( 电影《功夫熊猫Ⅱ》剧照 )
事实上,当年卡森伯格返美不久,艺术总监雷蒙德·齐巴赫和导演詹妮弗·尼尔森为首的《功夫熊猫Ⅱ》主创团队就由成都为起点,开始了“中国采风之旅”。雷蒙德·齐巴赫形容,那倒是一次慢调而奇幻的旅程:从成都熊猫幼儿园为起点,青城山、锦里、宽窄巷、长城、故宫、平遥等等。他们会找专家搞清楚青城山上的一座不起眼的古塔所有的内部结构,也会选那种有四五百年历史的钱庄住下,尽力体会想象神秘古老中国的真实生活。此次重访成都,一本厚厚的《功夫熊猫Ⅱ》手稿是雷蒙德·齐巴赫给成都带来的礼物,他也很耐心地为本刊记者打开图画,一一做出解释。
“这张是参观了熊猫幼儿园之后,我画出的小熊猫的样子。幼儿园里那些小熊猫活跃、可爱,在詹妮弗的怀里撒娇,真让人震撼,阿宝小时候的模样就来源于此。这是青城山的风光。事实上,这是在回到美国后,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从战国时期画在丝绸上的帛画做起点,一直研究到与西方美术产生交融的近代中国水彩画之后,才动笔的创意。你可以看到水墨和水彩画在这几幅画面上的痕迹,你知道,这种完全和西方绘画体系不同的绘画方式非常使我着迷。”
( 雷蒙德·齐巴赫与青城派大弟子“过招”(杨刚 摄) )
雷蒙德·齐巴赫尤其强调的是,中国绘画开阔了他对东方文化的了解。“你知道,我们开始用‘龙’这个称谓的时候,我其实并不很明白中国的龙和欧洲的龙究竟有什么含义上的差别。后来我在历朝历代的绘画中理解到,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可以控制水的,不仅是吉祥也是力量的象征;同样的,凤凰、麒麟等等形象也各自有其寓意。所以,你可以看到阿宝成为神龙大侠后,在水战中显示出超凡的能量。虽然我主要负责视觉部分的工作,但事实上,在这部电影中,视觉部分左右了一部分故事的进程,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至于被诸如《纽约时报》影评专栏赞誉有加的青山竹林、亭台宫殿,雷蒙德·齐巴赫也毫不遮掩地指着自己的手稿对本刊记者说,这些竹林是《卧虎藏龙》里学来的,那部分宫殿就是在模仿《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某个建筑。“中国的绘画常常和文学、尤其是诗歌相互联系,与那时候人的思想相联系,我也是因为学习绘画,理解了一些中国文学,并且更加爱上了中国的武侠电影。从前我对武侠电影的迷恋更多来自功夫和打斗,现在我觉得自己可以稍微领悟到更深层次的美感。我把这些使我震撼、使我陶醉的部分,直接用在自己的画面里,这就是我对中国武侠电影的致敬之意。”
同样直言致敬之意的,还有导演詹妮弗·尼尔森,这位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的韩裔美国人,却自言是看着中国香港功夫片长大的。她曾经在《功夫熊猫》第一集担任故事总监、动作场面总监以及梦境场面总监。到了第二集,导演的位置向她招手。“这是我职业生涯里唯一的一次如此主动就接下这个职位。你知道,不仅因为我已经与阿宝有两年的感情,更主要的是,我觉得整个故事已经与我息息相关。作为亚洲人,我爱功夫片、武侠片,我希望两部熊猫电影实际上都是向功夫片表达致敬之意,并且这种礼敬是以对东方元素的利用来反映的,我非常享受这种充满感情的创作过程。”她说。
但她也直言不讳地告诉本刊记者,《功夫熊猫Ⅱ》确实不是一个中国故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成为英雄?我得承认,完全是西方的故事结构,或者说就是所谓典型的美国梦。”
“当然,我们想要有所突破,不想让自己的电影陈词滥调或者空空如也,所以如何寻找亮点填充这所谓‘好莱坞的模式’,找到有别于其他电影的看点,是我始终努力的方向。比如,为此我努力做到情感、动作、幽默这三方面完美的平衡,以及我认真研究了汉学甚至历史方面的书籍,去请教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武术大师,虽然我自己接受的是很典型的美式教育,但我觉得,自己内心确实能和那些中国式的智慧产生共鸣。”詹妮弗告诉本刊记者。
詹妮弗也坦言自己接受和利用无论所谓的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意境,恰恰都是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出发,也在迎合西方观众的需要。“对于西方观众而言,《功夫熊猫》不仅是领略异域风情的机会,事实上美国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大家越来越开放地看待整个亚洲文化。尤其最近几年,西方世界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人们要不停地解决问题,而西方世界观里成功是在不断追求‘多’的过程,越多越好。信息接近爆炸,人会感到疲惫、失落,于是大家越发对古老神秘的东方产生好奇。东方智慧强调与自我的沟通,强调内心安宁,这些对于整个西方社会都很有吸引力。如果以一个美国人的切身感受去理解电影里的东方元素,这是换一种方式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她说。■
专访梦工厂资深艺术总监雷蒙德·齐巴赫
三联生活周刊:你热爱传统动画,会对3D动画产生排斥心理么?
雷蒙德:确实,开始说到3D时,我一直在说:“哦,不,我完全不想要去做什么3D电影。”事实上就是这样,我热爱传统动画,讨厌那些叫我眼睛很痛的眼镜,更不喜欢咋咋呼呼地靠从银幕上冲出点什么,靠吓唬观众赚走钞票的把戏。
我说服自己的方式是给《功夫熊猫Ⅱ》定下这样的原则,无论3D还是2D,你都会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我继续专注在那些我所擅长的部分,与众不同地利用颜色、光线等等,这些在平面手稿上一目了然。当然,为了适应3D形式,画面会有所调整,比如更多地运用了景深,但这些改进都在毫不损伤2D效果的前提下完成。
三联生活周刊:事实上,《功夫熊猫Ⅱ》的3D效果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青山、竹林的空灵俊秀,城市建筑的美轮美奂,虽然影片对3D效果的使用几乎可以用节制来形容,却达到近乎完美的效果,你是如何做到的?
雷蒙德:这是东方智慧的灵感。事实上,对我来说,这就是一部普通电影,我希望自己用做一部普通电影的心情去创作,3D是镜头表达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就像你能选择特写,也能选择远景,但所有的安排都是以把故事讲好为出发点。所以,比如当阿宝在拱门城里追逐,或者他从高塔上跌下来,大的空间位移中,3D确实能把空间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始终的逻辑是,我考虑如何用3D效果丰富表现力,而不是用镜头展现3D的效果。
至于青山翠竹城市等等空间背景的逼真,我要让你从我们设计“拱门城”的地图看起,我们确是一砖一瓦搭建起拱门城,一片一片叶子地把整座青城山建在电脑里。
三联生活周刊:实际上,在动画迷心中,皮克斯一直是很有品牌效应的动画制片厂,你怎么看皮克斯动画和梦工厂动画之间的差异?
雷蒙德:我们几乎在做差不多的事情,讲温暖的故事,努力提高动画的质量。我一直效力在梦工厂,其中有这样的原因,它是在一定程度上愿意放慢脚步,用品质优秀和诚意十足的产品打动观众的制片厂。相对曾经一统动画银幕的迪斯尼(皮克斯属迪斯尼旗下),梦工厂在动画电影领域算是后起之秀,从《狮子王》、《埃及王子》到《功夫熊猫》,或者你也可以说,相比“经典”,我们有稍微多一点的自由,故事上能稍微冒险一点,角色也显得更加风趣、亲切一些,可能这就是我钟情梦工厂的原因。■
(文 / 李东然) 重逢功夫熊猫雷蒙德阿宝大侠神龙青城山水间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