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城被电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小城平日里除去有些灰尘大,别的方面一直尚且安逸,可是近日开始被限电了。在发电单位工作,而且还是相当关键的部门——燃料管理,电厂是否能够盈利70%取决于这个部门的运作。但是我的悲剧在于,入职3年有余从未听说过火力发电厂有盈利的,但凡是亏损下降之类的消息都能让人欢欣鼓舞。
电荒在今年因为一些类似于少水、经济复苏之类的原因显得格外突出。早几天“中电联”发表声明了,置自己之前公布的业绩于不顾,说什么电价的62%都给了发电企业。我敢摸着良心说,真有这么多我就把3年工资拿出来去买高价煤发电。我记得看到过一组数据,大意是说火电的生产能力在用电高峰的情况下也还是过剩的,既然产能过剩为什么还能电荒,荒到了要拉老百姓的“闸”这个程度?煤,归根结底还是要说到这个东西上面。
近年来每年的“调煤保电”我都记忆犹新。山西、陕西、云贵等地的动力煤蜂拥而至,我们忙得脚都没空着地,最高纪录是一天24小时没在桌上吃过饭,一直待在现场。我恨“调煤保电”。照理讲我们这样的坑口电厂在选址上就考虑了周边动力煤产量,但几年的经历让我感慨:越是坑口电厂越是难要到煤。企业知道周边煤矿未必能在关键时刻搭把手,但是政策制定者还是以前的观点,于是政策上或多或少倾向于那些周围没有煤矿的电厂。非坑口电厂的煤炭收购价往往高于坑口电厂,我们单位在周边几个电厂里来讲就是最低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煤比求爷爷告奶奶还要难一万倍。计划电、市场煤这个就不讨论了,那么大的政策一下子转过来不可能。于是,各地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微调来解决各自面临的千奇百怪的难题。有钱的涨价,没钱的咬着牙也是涨价,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这也只是电厂能做的,本来就吃不饱的肚子就更加饥肠辘辘了,这不,我的工资现在打了八折。
电厂能做到的就这些,剩下的就要看政府的了。在这一点上坑口电厂稍微有点优势,就是政府发个文:本地的煤不让出去,一定要往电厂送。你不送我拉你闸,再狠点我就检查你安全措施到位不到位。于是煤老板只能咬着牙往电厂里送,亏也要送。可是人家桌子下面还是要想办法减少损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不好多讲。但是今年情况明显不同了,水电产能不足导致缺口出奇的大,各地奋力拼搏也未能摆脱这种有厂无煤的尴尬。
个人观点,用不上电比加不起油要严重。这责任,谁来背?看起来也简单,谁不卖煤就找谁,谁不发电就找谁。反过来看,真要简单的话早没电荒了:2005年开始喊煤电联动,喊到现在一度电一共涨了2分钱,等于每吨煤发出的电比以前多卖60元;而煤价以前400元现要600元,实际情况远比我这个估算要严重。这么个情况电厂不亏算是奇迹。也有好玩的,我们集团居然排上了500强。我心里纳闷,难道500强不看盈利么?我们期待一个长效机制的建立,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文 / 唐衡) 小城电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