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坝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县城边的河上4年前修了一座橡胶坝,之前的招标公告称投资额约700万元,但后来本县信息网上宣传政绩时说是投资1000多万元,另有报道则比较具体一点,称投资1800万元。从开始招标到橡胶坝建成,时间不过一年多,一座橡胶坝的造价翻了一番还多。好像这还不够叫人心疼的,这不,橡胶坝建成仅仅三四年,也就每年春节期间鼓起来拦一两个月的水,平时就没见它有什么动静,现在竟然又要大修。据说橡胶坝就是这个样子,隔几年就得修,甚至得换。如此折腾,橡胶坝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修建橡胶坝的目的是拦河蓄水,形成一片湖泊,给当地人一个游玩的去处。的确,没有橡胶坝,平时县城边这条河除了夏天涨水时,其他时间河水很浅,沙滩也早已成草滩,经常有人赶着牛羊在河滩上放牧,这样的河一点儿都不好玩。然而,二三十年前,这条河的丰水期还可以行小型轮船。据史料记载,五六十年前,我们这里的人去武汉,也就是“下汉口”,大多是乘船去,住在河边的老人还能记得当年拉纤的情景。更早的时候,这条河还可以再向上游通航200里。能行船的河,肯定根本就不需要橡胶坝。
这条河的水哪里去了?它那些大大小小的支流源头也都在方圆几百里之内。十几年前我曾经去一条支流的源头所在的山上,最高的树大约有七八米,最粗的树干直径十几厘米而已,当地大部分山坡都是光秃秃的,有些树都是近些年才种下的。
我的故乡是黄土岗,有很多深沟,30年前终年流水不断,即使地头的沟坎,小铲子挖几下就有水。夏天我们在地里割草,口渴了就拿镰刀挖“泉眼”喝水。那里的溪水也都流到这条河了。但现在,我故乡的深沟早已干涸,被人开荒了,地头的沟坎也都一样的命运。以前故乡的深沟两岸都是灌木丛,很多黄土岗都有成片的树林,如今也难见踪影。那时树林里还有狼。
如果拿建橡胶坝的这上千万元的巨款去源头上植树造林,逐步恢复当地生态,昔日流水淙淙的情景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一点,拍板决定修建橡胶坝的主政者不会不懂得吧?还有一点不能不提,这条河的上游100里处以及200里处也都建了橡胶坝,也就是说植树造林本可以拥有数千万元的资金啊!我不能不担心,照此下去,要不了多少年,橡胶坝很可能就无水可拦。橡胶坝究竟该不该建,立项是不是需要予以限制?我期待有关部门的关注。
(文 / 马长军) 橡胶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