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
作者:朱伟观察的观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谛视。谛是细察,辨别是非,必微妙而审谛。真谛就从审谛来,能彰显本寂之理。这就是所谓“常事曰视,非常曰观”——看到常规事是视觉,非常规事才是观念。明末张自烈的《正字通》则这样来分辨:“远视、上视曰观,近视、下视曰临。”临是上临下,观是下观远。有意思的是,最早的字书《尔雅》对这两个字的分别:临是视,观先是多,然后才是指、示,再然后是阙。细辨为多,而阙,宫阙,按照西晋崔豹《古今注》的解释:“古设门,树两观于其前,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阙是中间的缺,为通途,但崔豹说:“人臣将至此,则思其所阙,故为阙。”
这些解释,其实都出自《周易》。
在《周易》中,观卦排在临卦之后。《周易》解释这两卦的关系是:“《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于《观》。”临卦,上卦是坤,下卦是兑,兑为泽,为悦,坤为顺,所以,不同同之谓大。大必然为过,所以要“观”来审谛。从临卦到观卦,坤成了下卦,为顺,为众;上卦是巽,为木,为风。从卦形看,两个阳爻高高在上,下面是连续四个阴爻,上面是重阳,下面是重阴,这就是“大观在上”。在上卦与下卦之间,从倒数第五爻的天位到倒数第三爻的人位,天人之间是一个艮卦。艮为径,为止,因为止,昏暗不显路径,就见门阙。这个艮卦反过来是震卦,震的象意是“君子恐惧修省”。这就是“人臣将至此,则思其所阙”的出处。
那么,这一卦卦辞“盥而不荐,有孚颙若”是什么意思呢?艮为阙,阙为径;艮的反卦是震,震为省。三国王弼由此解释“盥而不荐”是:“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乎宗庙;宗庙之可观者,莫盛乎盥也。至荐,简略不足复观,故观盥而不观荐也。孔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尽夫观盛,则下观而化矣。故观至盥,则‘有孚颙若’也。”最早的解释总是最清楚的:有观才见道,这就是“道观”之由来。这个盥非盥洗,盥、灌通用,是祭祀时求神献酒在地。王弼说,祭祀时,争相献酒求神的膜拜场面才最盛,以致后面荐牲的程序反而可简略,这就是“盥而不荐”。“盥而不荐”是“有孚颙若”,孚是孵,颙是敬,“有孚颙若”是信而仰之,信仰导致“下观而化”,这个“化”即指下卦坤与上卦巽的关系。
象传用了另一种说法:“风行地上,观。”——巽为风,坤为地,那么,风从哪里来呢?空穴来风,阙就是空穴,风行地上的前提是阙,阙为观。古人的这一整套认识论真是精妙。
象传还有另一句:“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省方是审察四方,这还是说坤巽关系:坤为方,为民;巽为绳直,所以为教。“先王”是乾在其中的作用,乾为先,为王,它在倒数第五爻的天位,此卦乃它对倒数第二爻地位的呼应。天地呼应,都是正位,中间有艮,这就是系辞的“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蒋介石的“中正”之名就取于此,艮为山,为石,介为辨别之端,观就会变成“天之神道,四时不忒”,忒是变更。在四时不变的前提下,“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神道者,微妙无方,不知所以然而然,王弼由此才解释此句说,不用圣人使用百姓,百姓会自服。
如果对照此卦,应该说,蒋介石取其名,在现实中确实是逆了其意的。
从观通道、省观为通的角度,可理解此卦的爻辞都是“观照”方法。它的六个爻位上,一共有倒数第一、倒数第三及最上的第六三个错位。尤其是倒数第三爻的人位上是阴爻,导致了中间的艮,艮为坚,为难。但因为它在下卦坤卦的顶端,坤卦为顺,所以无碍,且“观我生进退”成了此卦核心内涵。
来看具体爻辞。倒数第一爻,阴爻居阳位,是小人坐在君子位上。但它对应的倒数第四爻是个正位,所以无灾。为什么没灾?因为身处最末端位置,离观道甚远,体能薄弱,既不能鉴别,又只能在坤顺下随而无所能为。如果在此弱位上,意识迷蒙,再以君子强为,反过来倒有灾了。
倒数第二爻对应倒数第五爻都是正位,但闚即窥,坤为门窗,是窥视。王弼是这样解释“利女贞”与“亦可丑也”的:因为处于内,体弱,所见狭隘,缺少见地,所以遂顺,只能窥视,不能正观。柔顺寡见,须以秉持贞正为前提,否则,不能正观,就有可能图谋不轨,出丑就是灾祸。
倒数第三爻人位成了阴爻,但它处于坤卦最上位,坤为广生,上面的巽是进退,所以是“观我生进退”。如何理解进退呢?位阳主进,爻阴主退,而进退本都由坤、巽所控,所以都不失道。唐朝孔颖达的解释:“故时可则进,时不可则退,观风相几,未失其道,故曰‘观我生进退’也。”观风相机是,静察风气变化,伺机而动。
倒数第四爻是正位,“观国之光”,坤为地,所以是“国”,“王”是在天位的五阳,它离尊最近而被照耀。“利用宾于王”是说,这第四爻宾事于第五爻的王,“利用”则指坤。象传用“尚宾”,尚是祐,说它受祐于王,利用来自神道。
倒数第五爻是身居尊位,观之主,宣弘大化,光于四表,“观我生”是自观其在上之道。象传说“观民”,下坤为民,所以是观照众民,复述“大观在上,中正以观天下”之意。
最上爻阴位的错位与倒数第三爻调正后,居高临下观其生养,按王弼对象传“观其生,志未平也”的解释,因此爻处于最高位,高尚其志,为众所观,志不易平易,所以不得不慎——君子之德足够,才能免灾。■
(文 / 朱伟) 观王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