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FIFA难

作者:张斌

这个“撼”字,想当年金兀术肯定是用过的,“撼岳家军难”嘛。FIFA(国际足联)一向给人印象坚如磐石,近来的一系列动向表明,确有一股势力意图撼动布拉特王朝的根基。眼看着6月1日大选之日迫近,更是苦苦相逼,黑幕被慢慢拉开一角,旧账一页页被翻过,首当其冲的自然还是申办世界杯赛那深不见底的迷局。

75岁的布拉特老人1998年开始登临大位,那一次在巴黎就曾经刀光剑影,最后时刻非洲阵营的反水,让欧洲人约翰松遭受重大挫折。此后,布拉特连选连任,直至眼下。国际足联的章程并没有对主席的年龄进行硬性规定,因此布拉特虽已是耄耋“老人”,但还可以继续“政治”下去,再干一届就圆满了。在位这十几年间,布拉特成功地操控着这个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单项体育组织,当然血雨腥风也都经历了。贪腐的指控始终也只能是指控而已,甚至没有一项指控真正进入到正常的司法程序之中,鼓噪之后,国际足联的大幕继续静静垂落。

此番的竞选对手是昔日被坊间定义为坚定盟友的哈曼,曾经有一个版本的传言说,哈曼本人以及卡塔尔王室在布拉特先生某一次大选中提供了贿选资金,一张选票价值百万美元以上。坐稳了亚洲足坛江山之后,哈曼先生希望再上层楼。从今年亚足联改选结果看,东亚阵营的政治谋略与西亚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而已,哈曼运筹帷幄,侵蚀东亚势力,让西亚独尊。看准时机,哈曼向布拉特挑战了,而且是唯一的竞选对立面。彼此暗中较力由来已久,时下眼看着有失控的危险。布拉特忙着找到路透社记者,毫不掩饰地指出,一旦哈曼当选主席,必将国际足联带入到“黑洞”之中。还没有见到哈曼还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布拉特先生一定是受到刺激了。

你就是再不相信“阴谋论”,也会对英国人这一次选择的进攻时机多了一重体会。前任英足总主席特里斯曼勋爵接受曾经的相关主管部门质询,解释为何会在2018年世界杯赛申办战中失败。这个话题好敏感啊,布拉特先生早就说了,“英国人可真不是好的失败者”,一再将失败归咎于莫须有的国际足联贪腐。投票前,《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搞掉了两名执委,让执委会仅剩下22人投票,一片白色恐怖笼罩着国际足联内部。这一次,已经离职的勋爵先生面对质询,又一次狠狠爆料说,国际足联执委们手中的选票都是可以购买的,至少有6名执委曾经以各种方式与英足总接触,为自己手中的选票开出了价码。此中细节报道不少了,要钱、要生意、要爵位。据另外掌握的内幕消息,卡塔尔人平均买票的价格是百万美元的价格水平,最高的达到近300万美元之巨。

2+6,如果英国人所说的都是事实,那么执委会中至少有1/3的足坛大佬们已经深陷丑闻之中。国际足联有充足的准备,采取防守策略,要求英国方面拿出证据,否则就请闭嘴。英国人至今没有拿出证据以证明卡塔尔的获胜确有黑金相助,当然也无法彻底将所谓的贪腐官员们永远钉死在耻辱柱上。也有人追问特里斯曼为何早不和盘托出所谓黑幕,这位前主席辩称,他怕说得太早,会直接影响到英格兰的申办大业。道理似乎不错,可是英国的评论家们并没有一味诛杀布拉特,而是也斥责特里斯曼此时爆料有解脱自己的之嫌,做法有些“丑恶”。

申办战中,特里斯曼就曾经有过进退失据的不良表现,英格兰队世界杯赛又丑陋出局,因此其本人难以赢得业界和公众的尊重。也许这一次质询的时间安排完全没有针对国际足联大选之意,但是特里斯曼的做法的确充满了复仇的色彩,苦于证据不足,难以对国际足联构成真正的打击。现任足总主席也无奈地承认,仅凭借英足总的单一力量不可能撼动国际足联的坚实根基,布拉特开始自己的第四个任期悬念不足。

眼前发生的一切太容易让人联想起1998年爆出的盐湖城冬奥会贿选丑闻了,甚至有人认为国际足联如果顺势而为,也会像国际奥委会当年一样浴火重生。这样的想法太乐观了。十几年前,美国政府执著于这起丑闻,甚至要传讯萨马兰奇到美国出庭接受闻讯,与其说这是必要的司法程序,还不如说是公开的羞辱。时下,不过是一个英足总跳出来做愤怒状,此事与英国政府无干,也就明显欠缺了实际的推动力和执行力,时间一长,也就被高高挂起了。国际足联的所谓贪腐大案一日不进入司法程序,一日也就只是传说和愤慨而已。

当年,盐湖城为了得到主办权,向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提供孩子在美就读奖学金、邀请观看超级碗等特殊礼遇,司法程序认定的行贿物品也不过价值几千美元而已。十几年过去了,传说中选票的价格飞涨,150万美元是个公道的价格,而且愈加隐秘,执委们往往要求提供援助项目,而并非个人所得,因此一旦事情败露,也都还留有退身之步。

说到主席大选,欧足联早早就表态了,集体支持布拉特先生,这些深知足坛内幕的大佬们联合做出这样的姿态,一定有其务实的判断。由此得出结论,布拉特极有可能继续江山我有,国际足联有啥必要重生呢?■(文 / 张斌) FI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