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度后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天晓得曹雪芹与那位千年前的曹家媳妇是否有血缘关系。“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班昭对“妇言”的要求,黛玉初进贾府时曹先生就嘱咐“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好像不是客居娘舅家,倒似来做童养媳。可是到了后来,“金玉良缘”像硌在心口的一块石头,林妹妹“抱得秋情不忍眠”,伫在秋窗下玩忧郁。因为爱情乱了方寸,把初来时的谨慎都丢诸脑后,不但自己总喜欢咬碎银牙,还对一些惹事拂心的下人渐渐少了好声也淡了脸色,搞得情郎身边人都说“林姐儿的嘴巴像刀子”。原本是诗书满腹气质光华的人,也会在大观园私开地下醋作坊。
即便林妹妹在爱情上有如公子小白那般政治胸襟,也不会成就如花美眷的可能,曹先生打定主意塑造的是个悲情角色。而坐上春秋五霸霸主之位的公子小白却是豪情分子。小白与管仲是对欢喜冤家,开初时节恨不能致其死之而后快,后来小白却管仇人叫“仲父”。小白要是对那一箭之仇念念不忘,就没有了后来的齐国领袖地位;管仲差点就成了小白刀下一缕冤魂,到底还是凭本事成为春秋第一相跻身齐国高级领导层。虽然后半生殚精竭虑一心事主,终耐不过岁月如刀,管仲驾鹤西去后,桓公还是任用小人枉送了性命。“管仲拜相”表现出齐桓公的容人之量,但是太史公却揪了小辫子,说他“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这般指责似乎有点不着四六。搁在后世帝王的三千佳丽眼中,小白简直就是又专又纯的丈夫楷模。
文臣治国武将治兵,齐国能因管仲而强大,燕国也就会有乐毅而兴盛。前者是颠沛后有所建树,后者则功成名就后始于流离。乐毅自打从魏国转投燕昭王麾下后命运开始好转,但是好景不长。齐国与燕国是隔世仇,南郭先生的前老板齐宣王拿下了燕国一片大好疆域,燕国却因乐毅反败为胜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燕昭王的儿子即位前曾因乐毅挨了他老爸的一顿胖揍,掌权后立即夺了乐毅的兵权,燕惠王的气量像根针扎得乐毅屁股疼,不得不又跳槽到了赵国。砸了南郭先生饭碗的齐湣王毁了祖上的基业,而燕惠王终其一生也没做出他老爹那样的辉煌成绩来。“虎父无犬子”这话看来也只是针对杨家将岳家军了。
文如管仲武若乐毅,诸葛亮就自比二人是文武都会的双料人才。东吴谋士散播曹操威胁论那会儿,主张纳降自保自家一亩三分地,宁为鸡头不做牛后的孙权左右为难,孔明就在那时候醒目出场舌战群儒。虽有管、乐之才但毕竟俗骨凡胎,难免也会做下让人揣度的事。彭羕就是一名遭遇性人物,“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事实上彭羕被与诸葛亮同负盛名的庞统举荐而受重用,并不是天生脑后长反骨的人。因为一些骄奢表现,受了排挤后遭人撩拨说了几句牢骚话,按理说罪不至死,但是诸葛亮“谏先主赐彭羕死于狱”。后来杀刘封弃廖立,羽扇轻扬了却君王天下事也累死了自己。五百年后的杜甫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推人及己,就掬了一把壮志未酬泪。
(文 / 钟师傅) 历史燕国中国历史军师三国战争史乐毅管仲春秋战国气度诸葛亮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