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腾出笑话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家乡有一个天然湖泊,面积近百里,山好水好树好,有鱼种近30类。地方官就动脑筋了,要在这里发展旅游业。最先是在湖边修别墅,招来不少的商家投资,结果卖不动。后来又动员地方几家有钱的单位,在湖区修度假山庄,增加人气。山庄修了,由于地域偏僻,除了春秋季偶见几个人影,大部分时间冷冷清清。湖边不行,又在岛上想办法,将湖中最大的岛开发成一个休闲乐园,种了上千株桃花,取名“桃花岛”。还修了茶楼、宾馆,甚至搞了一些带色情的服务。这下子,每天汽艇和小船在湖上忙碌,把一批一批的客人往岛上送,一派繁荣景象。
靠色情搞旅游业肯定是行不通的。不久,桃花岛的那点荤事就被记者捅上了媒体,桃花岛被整治,从此萧条。这时候,地方有明白人提出了“文化”的口号,发展旅游业必须要有文化做底子。于是,地方几个文化名人出动,对湖区人文风俗进行考察,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利用的商机。遗憾的是,湖区近乎文化沙漠,连像样的民歌都没找到几首。这时正好有个台胞还乡,他正好是湖区人。他给地方带来了福音,他有钱,又信佛,有意向在湖区投资修庙。于是,开发湖区佛教文化被地方政府提上了日程。台胞在湖区投资近千万元修了庙,立弥勒佛为主佛,镀了金身,立在湖区最显眼的地方。进庙的沿途,还立了十八罗汉,也是镀的金身。可惜台胞还没迎来香客就仙逝了,地方政府立马寻找新的投资商,接着打造湖区佛教文化。一切搞得像模像样后,才发现没有和尚,于是又到处找和尚。庙有了,和尚也找来了,却没有香客。有内行人说,还得烧钱,请高僧来开光渡法。高僧请来时,还送来了舍利子。真神来过了,一批文人到处发文章,鼓吹湖区佛文化源远流长,附近有几个山洞,都是高僧曾经打坐的地方。很多外地人不明缘由,半信半疑来敬佛,被“不争气”的湖区人笑跑了。
折腾了十几年,湖区的后人活明白了,不折腾了。在湖区的入口处换了个牌子:××生态旅游区。这次总算靠谱了,尽管来的游客仍然不多,但人家是冲着生态来的。这事儿让我想起了美国的密苏里州,那也是一个没有特殊文化遗迹的地方。巧的是人家也想发展旅游业。聪明的密苏里州人,用自己的智慧,打造了一个全球闻名的旅游文化景点——在“冷战”刚开始的时候,丘吉尔曾到密苏里州做过一个演讲,他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冷战”开始。几十年后苏联解体时,密苏里州的一位政治家很有眼光,把戈尔巴乔夫请到了当年丘吉尔讲话的地方,做了一次演讲,来宣告“冷战”结束——他们人为地制造了一段历史,人为地制造了一种文化。在两个政治家演讲的地方,把柏林墙拆掉的一块,运到这里立起来,把墙中间掏了一个人形的洞,游人可以在这个洞里钻来钻去。又把邻近的一个教堂改成“二战”博物馆。从此,这里成了密苏里州的旅游文化“遗迹”。凡是到密苏里州游玩的人,都希望到那里玩一玩。
没有文化不要紧,有智慧也行。瞎折腾,是折腾不出文化来的,只能折腾出笑话。(文 / 阮红松) 笑话文化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