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流”费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此“人流”非彼“人流”,是相对“物流”而言的,如各县、市间的人口流动。我国物流费用过高已成社会共识,但不少地方公路客运中的人流费用高昂,却往往被忽视,实际被夹杂着权利的利益团体所吞噬,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隐痛。
如从宜昌市至恩施州,2008年时高速公路通了,之间公路距离减为190公里,公路客运票价却涨了:根据车型不同为120~180元,春运期间还一律上浮20%,几近1元1公里。恩施属高山贫困地区,这些年外出务工、经商者很多,年年都有不少人提意见,甚至给政府部门或媒体写信,却不见效。交通部门说归物价部门管,物价部门说主要属市场调节,去找主管部门或经营者吧,经营者说花高价买线路牌、公关的钱不是成本呀?
我曾有一次去宜昌车站送人回恩施,他新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未拆包装用手提着,结果被客运专线的检票员强行收取了20元的货票费,说这是惯例。无论是山货出山还是商品进山,只要是带包装的都要收货票费,可见山民之难。去年元旦前,号称史上最难建的宜万铁路终于通车了。宜昌到恩施火车票价为30元,汽车立马没人坐了,高速公路上大客车数量剧减,超载和狂飙现象几乎绝迹。做高速交警的同学惊喜地说,难得过了个平安年。客车的日子却难过了,没过多久,不少车型的票价不管主动还是被迫减为30元,为原来的1/5,车里还加装了饮水机等便民设施,而且再也不中途停车,强行要求乘客在关系户进餐。铁路竞争带来的好处不容置疑,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以前利润之巨,却居然长期得以维系。
还有利川市到恩施州,曾经票价是35元。后来经过“听证”,变成40元。哪料到铁路却很快通了,票价马上主动下调为25元,听证会上那繁多的涨价理由看来多是幌子,听证的公关费算是白花了。遗憾的是,铁路只是一条线,公路却是一片网,不通铁路的地方,公路票价依然高企,出山的愿望多被高昂的票价吓退,命运或生活改变的可能也因此消逝。火车通车前,恩施的好多中老年人从来也没有出过大山,100多块的票价对他们而言,是卖了养了一年的猪后的所获,有更当紧的用处。
我有亲戚曾在财税部门工作,有机会看到各单位报来的个税申报或代扣表。有次我问她哪些行业收入高,她除了说到烟草、税务等地球人都知道的单位,还说到了交通,并专门强调了运管所,说以前真不知道不起眼的运管所收入那么高,而且这还只是上账的部分。
(文 / 聂武钢) 铁路人流费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