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630)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栏目插图◎豆角上台艺术工作室全面放缓
截至4月26日,21省市公布了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指标,其中只有湖南和新疆两地GDP增幅比去年同期略高,其余绝大部分省份经济增长速度均低于去年第一季度增幅,其中海南省下降幅度最大,从去年一季度的25.1%,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0%,下降15.1%。北京回落幅度也比较大,从去年一季度的14.9%,回落到今年一季度的8.6%,几乎下降了一半。
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据各地方政府解释,宏观调控是主因。如海南去年的高增长得益于房地产,今年以来一系列调控政策使海南房地产陷入低谷;又如北京的汽车和住房市场调控,均对投资、消费、税收以及相关行业的增加值产生一定影响。
有经济学者认为,中国发生滞涨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但从数字看,一季度全国9.7%的增长率并非低增长,而仅是从高位回落,属于调结构所需的正常波动。■
截至4月22日,当周美元对一篮子货币下跌近1%,前一周也是同样的下跌幅度。美元指数触及金融危机加剧前夕、2008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73.735点。
央行行长周小川暗示,将分散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降低美元资产的比重。美元近些年的一个重要买盘可能成为卖盘。但美元下跌的主因是美国维持着低利率,而国外利率更高,且是处在上升过程中。利率更低,意味着现金回报更低。4月底,来自这个方面的压力可能会变得更大。按计划,美联储主席贝南克将在4月27日召开联储有史以来第一场紧随议息会议的新闻发布会,届时美联储的利率决策委员会估计将会暗示,美国未来很多月份的短期利率可能将继续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白银的20年不遇大牛市
自1月底以来,白银从28.07美元/盎司最高飙涨至46.69美元/盎司,逼近历史高点49美元/盎司,涨幅逾65%。
与黄金类似,白银也是一种人们热衷的贵金属投资品种,也可以作为保值和流通工具。投资需求逐年增加是推动银价上涨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ETF等投资渠道的出现,白银投资需求得以充分展现。白银的工业供需一直比较稳定,具有很强的工业属性,50%的白银需求来源于工业用途,这一比重远高于黄金11%的占比。换言之,经济发展和投资需求都支持白银价格上涨。虽然白银作为保值工具的属性不如黄金,但总体而言,支持黄金上涨的理由对白银基本都适用,而且白银投资门槛更低。在经济环境持续利好贵金属价格时,白银往往会后发制人,幅度甚至会高于黄金。银价这波大幅的上涨,主要归功于ETF和实物白银投资的增加。■
化工坚挺,水泥股则从去年开始即活跃于A股,钢铁板块又异军突起,加上电力和电解铝,五大周期性持续低迷的板块突然集体走红,其背后的共同逻辑或许是周期性行业逐步走出疲软状态,再次出现上行拐点。
在经济危机之前,五大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一般在80%左右,2008和2009年,电解铝等行业更是低至65%。并且在此期间,国内借机强化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只是到危机后,政府才采取刺激措施。与近3年的经济形势类似的是,1997~2002年,当时国有企业正处于3年攻坚阶段,为了扭亏为盈,从供过于求的局面中走出来,政府一方面采取数次财政刺激政策,另一方面限制产能扩张,并清理落后产能。随后经济出现了持续扩张的局面。■
黄金、原油价格频创新高。外资银行也抓住机会,推出了数款挂钩原油的理财产品,其最高收益接近10%。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4月12日,在外资银行发行的149款产品中,有8款挂钩商品,其中挂钩标的涉及原油期货的产品有4款。如恒生银行推出“节节胜”商品挂钩保本投资产品,投资期限为1年,产品挂钩商品为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得克萨斯中级轻质原油。
不过,这类结构性产品的设计往往很复杂,如果没有达到设定的高收益触发条件,投资者将仅得到不如活期存款的收益。黄金或原油只有达到了设定的价格,投资者才能取得高收益。如一款理财产品的挂钩商品期货为原油、铜、黄金、大豆中的三种,若于季度观察日或结算日,所有挂钩标的厘定值均高于或等于其开始价格的106%,投资者可获年化收益率约为9%,否则仅可获得0.36%的最低年化收益。■
4月,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从月初的6.55元兑换1美元升至4月22日的6.51元兑换1美元。外界猜测,中国政府有意用货币升值抑制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自去年6月“第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为4.6%,每个月升值幅度约为0.5%,4月份的升值速度远超平均值。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加快升值有助于冷却物价,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冷却。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中国大量进口的原油、铁矿石、大豆和其他大宗商品以本币计算的价格。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已经以食品和交通成本上涨的形式传导给消费者。但人民币走强对通胀的一个主要结构性成分——工资影响甚微,渣打银行2011年一季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调查的87个制造企业中,平均工资较上年同期涨了9%~15%。■“通胀顶”和“经济底”
61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基金今年一季度出现了359.83亿元的亏损,表现弱于股票平均水平。一季度末,基金的股票仓位有所缩减,但偏股基金一季度总体仓位仍然较高。可比偏股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82.24%,较去年四季度的84.47%下降了2.23个百分点。
从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分析,基金对中长期行情抱有信心,但短期对市场出现调整较为敏感。对于后市,基金普遍认同股市将在“通胀顶”和“经济底”的制衡下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机会,但判断具体热点分歧极大。
周期性行业得到增持,重点减持非周期行业股。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为基金增持的前三大行业,医药生物制品、信息技术业、食品饮料位居基金减持前三大行业。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金属非金属为主动投资偏股基金一季度前三大重仓行业。■ 白银消费理财投资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