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克萨斯的10万辆野心
作者:尚进实际上,丰田在中国市场对混合动力的普及效应远不止普锐斯。雷克萨斯目前就有三款混合动力车型在销售,并且在上海车展上许诺了最新混合动力车型CT200h的上市时间。即便按照目前新能源的税收减免诱惑政策,混合动力技术一直无法享受减免,但依旧无法动摇雷克萨斯对混合动力技术豪华化的决心。
另一方面,2010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完成了5.2933万辆的销售任务,几乎是所有其他日系豪华车品牌销量总和的两倍。但对应的则是奔驰的14.767万辆和宝马的16.8万辆,日系豪华车和德系豪华车在中国市场的差距,至少在单纯销售数字上很明显,这与雷克萨斯在北美市场领先于宝马4500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很大程度上,这与雷克萨斯为代表的日系豪华车坚持不在中国本地生产有关,另一方面也在于豪华车市场品牌认知上的心理惯性。
雷克萨斯如何看待自己销售数量上与德系豪华车品牌的差距?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引入只有4.32米车长的CT200h,能否帮助雷克萨斯在3年内突破10万辆的年度销量门槛?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负责雷克萨斯业务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林堂。
三联生活周刊:上海车展雷克萨斯公布了CT200h将引入中国市场,这意味着除了HS250外,雷克萨斯所有已经开发的车型都引入到了中国市场。像LFA这种豪华超级跑车,你们预计2011年会获得多少订单?
曾林堂:LFA作为雷克萨斯的超级跑车,获得了不少关注,很多人拿它跟很多老牌超级跑车比较。目前雷克萨斯给中国市场的LFA配额很有限,很大程度上在于超级跑车的传统市场在北美和西欧,所以雷克萨斯总部会有配额控制,现在LFA在中国明显供不应求。
三联生活周刊:你说到供不应求,雷克萨斯整车生产都在日本,肯定会受地震影响,尤其是最近日本拉闸限电的产能影响,雷克萨斯目前积压了多少订单还没有交车?
曾林堂:上海车展前我看的订单数字是5000辆还没有交车,地震确实造成雷克萨斯供应量紧张。因为震区集中了很多电子零件的制造厂,而豪华车上电子感应器的用量又比较大,但是影响不只是雷克萨斯或者日本汽车品牌,全球很多汽车品牌都会受影响。在恢复零部件生产能力之外,我们内部优先保证全球经销商的备件供应,必须先保证已有雷克萨斯车主的常规维修保养,再考虑在零件充足的情况下组装生产新车。
三联生活周刊:像北京限购政策以及上海牌照拍卖政策,正在慢慢催生城市汽车消费的高档化趋势,同时年轻一代越来越重视汽车消费的个性化,放弃消费20万元级别的B级车,而宁可消费一辆紧凑型的豪华车。宝马1和Mini等车型越来越流行,甚至奥迪在考虑国产袖珍化的A1,而以GS等B级豪华车为主的雷克萨斯,如何应对这种消费理念的升级?
曾林堂:中国汽车市场依旧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尚未形成成熟的汽车消费文化。社会年龄结构和购买能力的年轻化,确实让不少年轻人第一次购车就选择豪华品牌,跳过了以往从A级车或者B级车的起步阶段。之所以雷克萨斯选择在2011年的上海车展上宣布引入CT200h,就是注意到了紧凑型豪华车市场的成长空间。另一个现象目前还没有发生,但可能即将到来,在拥有三厢四门轿车之后,国内消费群体再买车会偏好SUV,而国际成熟汽车市场第二辆可能会是两门的小跑车。所以说,中国豪华车消费还是偏爱实用主义。
三联生活周刊:宝马、奔驰和奥迪所代表的德国豪华车阵营,与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阿库拉所代表的日本豪华车品牌相比,德系豪华车品牌知名度似乎更高。而日系豪华车阵营中,日产旗下的英菲尼迪增长很快,反倒是本田旗下的阿库拉一直原地踏步,你如何看待日系豪华车和德系豪华车的差别,以及日系豪华车品牌之间的竞争?
曾林堂:雷克萨斯一直将自身重点放在品质上,而不是单纯的销售量。与德国豪华车品牌在中国生产不同,日系豪华车都是进口引入的,所以并不占据价格优势,但却保证了全球统一的造车品质控制。德国豪华车品牌普遍在追求销量的同时,更多还是在强调传统上的豪华——手工皮革缝纫座椅、仪表台的工程机械设计,而亚洲文化对于豪华的理解,远不止这些。雷克萨斯认为,真正的豪华车并不是单纯的精密机械,而更多是包含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在内的服务体系。■ 雷克萨斯雷克萨斯ct200h德国汽车雷克萨斯suv车型豪华车混合动力丰田跑车日本汽车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