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司机”倪凯铭

作者:李三

“电动车司机”倪凯铭0“电动车司机”倪凯铭1倪凯铭(Karl-Thomas Neumann)不仅仅是在4月6日客串电动高尔夫的司机,他受命来到中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当好“电动车驾驶员”,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去年9月,当有着电动车技术专家背景的倪凯铭正式接掌大众中国帅印时,曾经被业界认为,他的到来是为大众汽车“充电的”。

采访是以他个人经历开场的,年届50的倪凯铭感慨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一路走来很不寻常”。倪凯铭在弗劳恩霍弗研究所从事汽车电子设备研究,并获得杜伊斯堡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慕尼黑、瑞士日内瓦和美国担任工程师、汽车行业战略负责人等职务。“后来大众汽车向我伸出了橄榄枝,那是12年前了,我在大众汽车担任电子产品研究和电子产品战略负责人。当时,我们认识到电子系统将在汽车行业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的努力下,第五代高尔夫实现了电子系统全面网络化。随后,我负责大众汽车品牌的电气和电子产品研发。我在大陆集团负责汽车制动系统和电子产品业务,并为大陆集团收购了摩托罗拉汽车电子业务、西门子威迪欧汽车股份公司。随着大陆集团被收购,当时的CEO也因此离开了大陆集团,由我出任大陆集团的新一任CEO。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使大陆集团陷入困境,但这种糟糕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太久,我接到了很多公司的邀请,其中包括大众汽车集团。”

受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文德恩之约,倪凯铭和大众的掌门人进行了一次深谈。倪凯铭记得,当谈话进入核心内容时,文德恩的话语愈发坚定而明确。“他说,我有两个任务交给你:首先,你要帮助集团制定电动车战略;之后,我需要你重新认识集团业务,然后去中国。范安德将回归集团出任斯柯达汽车全球CEO,而中国市场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一个实力强大的继任者。”

倪凯铭带着特殊的使命走马上任,转瞬间已半年了。

三联生活周刊:你以电动车技术专家背景就任大众中国总裁,这个安排和大众集团的战略布局有某种关联吗?

倪凯铭:那时有传言,说我已经厌倦了电动车,因此想到中国来。事实并非如此,从最开始我就很清楚,我要来中国,而正是电动车将我与大众汽车集团再次联系在一起。之前在大众汽车集团总部的工作经历,让我更加了解我的同事和工作方式,这为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而中国也致力于电动车的研发,这非常适合我,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着。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的任期内,你计划把大众汽车在中国带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倪凯铭:在过去几年里,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业务发展非常好,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商。我深知,要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增长的市场保持领军者地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正是我的目标,也正是我的任务和职责所在。

在今后的5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追加106亿欧元投资,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在大众汽车集团内部前所未有。投资目的是使目前的产能翻番,并为中国市场研发新的产品,从而巩固并扩大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优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众汽车与在华两家合作伙伴一汽和上汽展开了紧密合作。我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增长,有效地应对挑战,凭借出色的产品迎接挑战。这样,在我卸任的那一天,将这里交给我的继任者的时候,他将不用为未来担忧。

三联生活周刊:大众汽车集团对中国市场投入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在决策过程中,你是如何推动的?

倪凯铭:当然要让沃尔夫斯堡理解中国这样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明显区别的市场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必须不断改变和适应市场情况以及政治环境。但面对这一困难我非常有信心。因为我的老板对中国非常了解,他曾出任奥迪品牌全球CEO,对中国有着数十年的经验,他了解中国、喜欢中国。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人难以置信,想让大众汽车集团跟上这样的速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和文德恩先生之间有直线电话,可以直接通话,这有助于我们快速做出决定。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对于大众汽车集团来说是最大的市场,未来大众汽车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哪些新产品?

倪凯铭:目前正在全国同步上市的途锐混合动力车,是大众汽车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型,体现了大众汽车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对全新驱动技术的追求。我们第一支由电动高尔夫、途锐混合动力组成的大众汽车电动车示范车队已经驶上北京街头,这也是大众汽车首次邀请消费者试乘电动高尔夫。

在即将开展的上海车展期间,大众汽车集团将有5款全球首发车型,包括一款概念车、大众汽车甲壳虫、奥迪Q3,搭载全景天窗涡轮增压的Porsche PanameraTurbo S和Boxster Black Edition,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市场对我们的重要性。而在今后几年内,大众汽车更将有几款在中国生产的车型发布,其中包括油电混合动力车型以及电动车。

三联生活周刊:一汽和上汽是大众汽车在中国两家重要的合作伙伴。作为总裁,你是怎样在两家企业之间寻求平衡的?

倪凯铭:大众汽车与两家企业有着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已经27年,上汽和一汽都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我们之间是平等交流,我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合作伙伴。

上汽和一汽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上汽和一汽拥有不同的品牌,即一汽-大众和奥迪品牌,上海大众和斯柯达品牌。我们与两个合作伙伴之间已经开辟了良好的合作途径,实力强劲的合作伙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难题,这是正常的,作为合作伙伴,我们必须相互体谅,并且平等地对待对方。

三联生活周刊:从大众汽车集团的角度出发,你如何评介中国合资伙伴的车型、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现状?

倪凯铭:我们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车型,两个合作伙伴对此也持同样观点。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能立足中国市场,并共同为中国消费者研发和设计车型。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已经趋于成熟,客户需求更加多样化,两家合资企业生产的车型定位各不相同,因此大众汽车在中国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

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大众汽车,我们都欢迎来自不同领域人才的加入。面对中国市场的增长,我们需要留住有识之士。对于大众汽车的员工,我们还会提供员工培训,大众汽车对全国经销商的培训也将展开。

三联生活周刊:减排当前,大众汽车在今后一段时期在中国有何计划?

倪凯铭:在节能减排方面大众汽车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并始终走在国家相关法规的前面。在过去的5年中,我们制定并实现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0%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集团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比如TS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以及DSG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等等,并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成就。目前,我们正在扩建工厂生产TSI和DSG,希望有更多的车型可以搭载这一动力总成系统。

我对电动车的未来非常有信心。大众汽车未来将向市场投放量产的、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电动车。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电动车才能够为减排做出重要贡献。

混合驱动技术也将在节能减排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大排量车型,比如途锐。中长期来说,我们会引入插电式混合动力,它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用电力驱动,比如到了城外,就完全用内燃机驱动。

到目前为止,大众汽车已经实现了工信部制定的节能减排前三个阶段的目标,对此我非常自豪。关于第四阶段的执行还在内部讨论中,目前看来压力很大,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才能实现目标。

三联生活周刊: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一些德国汽车生产商都尝试着把柴油汽车带到中国,但进展似乎都不顺利。

倪凯铭: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进口了几款柴油发动机车型,比如大众汽车品牌的途锐,还有几款奥迪品牌的车型,效果都是不错的。

令我非常感兴趣的是,听说中国重新开始讨论柴油车问题了。柴油发动机对节能减排来说意义重大,大众汽车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技术,而且一直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清洁柴油发动机的使用。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汽车电气化方面持怎样的观点,有什么建议?

倪凯铭:首先,我坚信电动车的市场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无论是大众汽车品牌还是奥迪品牌生产的电动车,都必须符合集团的质量标准。一辆只能行驶40公里的电动高尔夫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真正的、具有高尔夫性能的电动高尔夫。符合集团质量标准,并且在行驶里程上没有限制的汽车,才是我们眼中的电动车。目前这款电动高尔夫已经亮相北京街头,我们将邀请公众试乘并收集反馈。

三联生活周刊:大众在汽车电气化技术上是否成熟?

倪凯铭:这款电动高尔夫只是集团旗下众多品牌中电动车家族中的一员。大众汽车集团的电动车将采取模块化生产模式,包括马达模块、电池组模块和电子系统模块等。我认为拥有先进的、符合需求的技术,并将技术应用到广泛的生产中,这才是最重要的。模块化生产是大众汽车集团的一项重要战略,我们将成为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电子配件的汽车厂商,而只有实现量产,才能让价格下降。电动车的成本必须大大降低,这样才能让电动车在没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三联生活周刊:大众在中国的电动汽车计划何时有时间表?

倪凯铭:我非常佩服中国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明确表示支持电动汽车的研发,而在其他国家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此我坚信,大众汽车一定率先在中国推出量产电动车。大众汽车与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共同制定了电动车战略,明确到2013年,最迟2014年将推出几款电动车型。我们将与合资企业共同研发电动车技术的模块化生产,一旦电动车模块化研发在中国取得了成功,我们就可以向世界各地出口,服务于整个大众汽车集团。

三联生活周刊:日本地震对大众汽车集团是否产生了影响?

倪凯铭: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着局势发展,并即时告知所有员工。现在我们必须冷静观察局势,并加以应对震灾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为此大众汽车成立了一个危机处理中心,每天都会对最新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

大众汽车一些零部件供应商受震灾影响,间接影响到我们的一些供货商,导致今后几周里可能无法按时供货。但目前生产受影响的形势还不很明朗,我们每天都密切关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么与当地的供货商合作,帮助他们恢复生产,要么寻找替代厂家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短期看,大众汽车不会面临太大的困难,因为现在的生产情况与震灾发生之前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而且我们有完整的处理危机的团队分析局势,有数周的时间预判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大众汽车要在中国打造自主品牌,对此你是否已经有了具体计划?

倪凯铭:大众汽车将在中国推出自主品牌,关于这一决定我们已经与合作伙伴进行了探讨。新品牌对大众汽车来说也是一个机遇,是对大众汽车品牌一个很好的补充。我们希望找到一个适合新品牌发展的市场领域,启动这一项目。这个过程需要大家仔细冷静地讨论,目前我们正在探讨新品牌的定位、将生产哪些车型。现在对外谈论新品牌还为时过早,大众汽车不会在压力下强行推出或者草率推出新品牌,因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我坚信一定会成功。■ 汽车行业大陆集团倪凯铭大众集团德国汽车汽车高尔夫车型大众汽车电动汽车大众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