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万辆是转折点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东风日产新一代阳光 )
在广州车展现场,理性面对汽车增长,已经悄悄成为车企领导们私下交流的议题之一。北京现代副总经理苑文学说:“过去两年车辆购置税折扣措施,或多或少刺激着全国汽车消费需求,要意识到从2004年汽车产销超过500万起,整个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长,已经连续6年了。尽管2011年依旧会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道路修建滞后和燃油价格持续增高,已经难以再保持原有的平衡。”
作为回应,12月23日的北京车市,上演了颇具戏剧性的扫荡场景,恐慌性购车,很多4S经销店的新车早已售罄,为了规避12月24日以后开始牌号摇号制度,那些还在运输途中,甚至还在工厂仓库中的新车,都成了抢手货——通过电话传递来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成为确认新车销售早于12月23日午夜的有效保证。来自北京各商务委备案的统计,仅12月23日一天新车销售备案的数量就超过了3万辆,要知道,北京在过去几个月内,月均新车增加也不过6万辆。
面对1800万辆的年度产销数字,谁也不敢再预测2011年中国车市能够膨胀到什么程度,但是似乎所有人都坚信车市不会冷却。事实上,只有豪华车成为广州车展上唯一不受税收政策影响的群体,奔驰、宝马和奥迪的总和几乎占据了80万辆豪华车市场的70%份额,甚至像保时捷、英菲尼迪这类以跑车元素作为卖点的小众豪华车,在中国市场2010年的新车销量榜单中也都越过了1万辆的门槛。而2010年出台的节能车型补贴目录政策,也在悄悄影响着广州车展。1.6升排量和工信部燃油评价指标,成为众多新车型设计引入的红线,甚至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车船使用税排量规律调整,1.6升以下才划归减税条例的潜在风险,包括东风日产新一代阳光、上海大众新一代Polo、吉利全球鹰GX2在内的多款新车,都把发动机排气量定位于1.5升或1.4升。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在谈到汽车品牌格局对应车型需求变迁趋势时说:“在一、二线大城市的焦点市场之外,三、四线城市的汽车消费需求正在膨胀,甚至更小规模的城市化村庄,将是未来中国汽车消费的增长重点。这也是东风日产要单独搞自主品牌,并且为这个启辰品牌再建立一套与东风日产不同的经销商网络的原因。”
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高,单一汽车品牌的多款车型,已经很难再覆盖不同汽车消费需求。按照丰田公司常务董事毛利悟的说法:“可持续发展的汽车产品,意味着更丰富的个性化车型需求。”所以EZ逸致被引入到广汽丰田,试图率先挤入紧凑型FUV的战场,以时尚多功能车作为对家庭第二辆车的切入点。奇瑞汽车销售副总经理王琅在采访中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说:“奇瑞现在要先守住固有的阵地,必须扎扎实实地一代一代研发新车型,未来车市不会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速。这就意味着你要跟竞争品牌抢用户,从2005年到现在,严格意义上说,自主品牌并没有实现一次车型彻底换代,而我们统计,去年合资品牌就有9款换代车型,新车型将是未来汽车消费的最有力武器。”
如何看待1800万辆的头号汽车市场与越发紧张的交通环境之间的关系,豪华车市场是否还能保持高于整个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日产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
( 志贺俊之 )
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肯定超过了1800万辆,甚至在北京因为城市新增牌照限制数量的政策,出现了疯狂的购车景象。汽车产业结构性的持续增长,与交通和人文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城市环境用车成本的提高,以及城市私人轿车保有量的提高,无疑将会对汽车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产生影响。在你看来,东风日产未来将如何应对?
志贺俊之:1800万辆,无疑标志着全球头号车市的地位,这其中有120万辆是同日产有关的车型。日产全球总裁卡洛斯·戈恩设定了我们在中国市场达到10%的长期目标,如果以1800万辆计算,我们需要达到年产销180万辆。现在中国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每个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在东风日产的合资公司体系下,也尝试创立了启辰的自主品牌。而启辰的车型将都是由东风日产在过去7年合资运营过程中,培养的本土工程师来开发,这将让我们能够更深入了解本地化的设计需求,同时也可以让启辰和东风日产形成车型和品牌的搭配。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了在北京一些针对拥堵的交通管理措施,并且在考虑这些措施对汽车消费会带来何种影响。其实,日本这些年城市汽车消费也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道路建设难以跟上的问题,除了鼓励公共交通工具和完善道路网络外,行驶导航和智能交通系统也很有效用,可以有效缓解车流的密集拥堵现象。
三联生活周刊:是否可以认为,税收优惠的停止,各类城市新车限制措施出台,2011年中国车市将不会再保持如此高的增速?
志贺俊之:我不认为2011年中国车市还会保持40%的增长速度,我们希望能够有稳定的增长,10%以上的新车增长速度就足够健康了。其实从全球汽车消费历史上看,能长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了,2010年东风日产销售了66万辆新车,2011年我们预计目标是77.2万台,17%的增速,应该能够高于行业增速。
三联生活周刊:广州车展上东风日产发布了新一代的阳光,从新阳光的定位上看,东风日产更希望丰富10万元级别的车型,2011年还会引入更多新车型吗?
志贺俊之:阳光这个车型称谓,一直是日产定位于家庭轿车的传统车型,与2003年引入的上一代阳光相比,新阳光价格降低了很多,对于家庭汽车消费群而言,很有诱惑力。从1.5升到2.5升,东风日产目前拥有5款发动机生产线,为我们2011年引入更多车型提供了基础保障。可以透露的是,2011年东风日产还将再引入两款新车。
三联生活周刊:英菲尼迪2010年在中国销量突破了1万辆,这个增速远高于同属于豪华车的雷克萨斯和阿库拉,似乎对大排量超额征税并没有对英菲尼迪产生多少影响,您预计2011年在中国销量能达到多少?
志贺俊之:中国豪华车消费群体越来越认同英菲尼迪,尤其是在日产针对美国汽车消费文化进行的诸多细节设计上。2010年M25轿跑车的引入,略微降低了发动机排气量,适当规避了排量征税带来的影响,收到了明显的市场反馈。下半年引入中国的全尺寸SUV车型QX56,则从另一个角度在强化英菲尼迪的品牌能力,2010年达到了1万辆的销量,我们预计2011年能够倍增,达到2万辆。
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春天,日产同工业信息化部签署了新能源车技术合作协议,目前这项合作进展到了什么状况?
志贺俊之:除了一些技术研讨的交流之外,我们计划在武汉部署25辆聆风纯电动汽车,进行试验性的行驶研究,作为日产全球纯电动汽车的第一款量产车型,我们迫切需要收集聆风运行状况的丰富数据,了解中国使用者到底是以什么方式驾驶纯电动汽车,包括大家怎么使用充电站,驾驶风格和交通路况的影响,平均行驶多久充一次电。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试验行驶,让更多人理解纯电动汽车的优势,了解日产在电动汽车研发上的态度。■
(文 / 尚进) 汽车市场豪华车英菲尼迪1800转折点东风日产汽车产业国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