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申科连任白俄罗斯总统

作者:俞力莎

​卢卡申科连任白俄罗斯总统0( 2010年12月9日,在白俄罗斯总统选举期间,现任总统卢卡申科带着儿子到投票点投票 )

2010年12月19日,白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现任总统卢卡申科以79.65%的绝对优势胜出,其余9名候选人的得票率均不超过3%。这是卢卡申科自1994年以来第四次当选总统。“他在2004年策划的一场公投允许他无限期连任总统。”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教授伊桑·伯格告诉本刊。

尽管西方媒体质疑大选存在舞弊行为,并给卢氏戴上一顶“欧洲最后的独裁者”的帽子,但不可否认,“卢卡申科在白俄罗斯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北美白俄罗斯研究协会主席、加拿大亚伯达大学教授大卫·马珀莱斯告诉本刊记者:“他在农村地区、老年人群、军队中都很受欢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专家胡梅兴也告诉本刊:“尽管报道说大选后引发骚乱事件的街头抗议者有数万之多,但反对派其实势力薄弱,只是一盘散沙,无法撼动卢卡申科的地位。”美国瑞德福大学教授格里戈里·阿尔夫向本刊分析:“大部分白俄罗斯人国家意识的初具雏形要归功于卢卡申科,是他让白俄罗斯在经历了混乱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后回归秩序。在白俄罗斯人心中,这远比民主更值得优先考虑,这是大部分西方观察家一直难以理解的事实。”

阿尔夫说:“自1996至2008年,白俄罗斯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尤其2005年以来已成为欧洲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15年来白俄罗斯的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8%,即使在经济危机下,2010年1~9月GDP增长速度也保持在了6.6%。失业率很低,最新的数据是不足1%,而且其社会福利水平也是领先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胡梅兴如是说。阿尔夫还告诉本刊记者:“卢卡申科是一个典型的农民领袖,白俄罗斯城市发展滞后,大部分城市家庭还只经历了一代或两代人。”

“在外交方面,卢卡申科也十分成功。他与欧盟恢复友好关系令后者解除了对卢氏的旅行制裁,他说服俄罗斯在石油的出口关税问题上松口,他甚至找到委内瑞拉和阿塞拜疆等石油生产国作为候选合作伙伴,这无疑是给了俄罗斯警示。”阿尔夫如是说。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教授托马斯·安布罗西奥则认为:“卢卡申科能有效地周旋于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每当感到来自东边的威胁时,就假装自己对自由化感兴趣,西方自然上钩;莫斯科也害怕白俄罗斯脱离自己的轨道,就给他一些好处来帮助他维持支持度。”

对于这次大选,欧盟与美国都认为存在舞弊行为,不承认选举合法,唯有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施以援手,强调总统选举是白俄罗斯内部事务。马珀莱斯表示:“卢卡申科和俄罗斯在2010年12月9日达成了一项协议,取消进口石油的关税,使白俄罗斯2010年的汽油价格得到调整。作为回报,白俄罗斯同意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关税联盟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意味着卢卡申科在原则上接受了俄罗斯一直以来的要求,即以卢布为共同货币。”安布罗西奥由此说:“这个国家免于陷入绝境的优势是来自俄罗斯的资助与它在俄罗斯市场上独具优势的占有率。因此,无论卢卡申科如何希望在欧洲舞台上扮演一个独立角色,其前途最终都与俄罗斯休戚相关。克里姆林宫虽然并非特别钟情于他,却也找不到其他替代者。明斯克街头的抗议者手中挥舞着欧盟旗帜和卢卡申科上台前红白相间的白俄罗斯国旗。如果该国发生任何‘革命’,都很可能会导致其脱离俄罗斯的控制。”

胡梅兴说:“俄罗斯一向是卢卡申科外交政策的重心,但在这次的竞选纲领中,他表示,今后排在首位的将是欧盟。”阿尔夫认为:“尽管卢卡申科从上任之初就开始主张发展多向型的外交政策,但是白俄罗斯一直都还是在做‘独翼飞行’。他现在想要在不放弃俄罗斯这个翅膀的同时安上欧盟这另外一个翅膀。”伯格说:“欧盟国家曾天真地希望通过增加贸易和其他联系来减弱卢卡申科的统治力度,以及降低他对俄罗斯的依赖。但无疑,这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卢卡申科与俄罗斯的联系。”马珀莱斯也说:“表面看,欧白贸易和俄白贸易在价值上大体相当,但从欧洲进口的东西却远没有从俄罗斯进口的重要。而且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之间的纽带太多了,比如欧亚经济共同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俄白联盟和独联体。”■ 卢卡申科总统白俄罗斯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