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语 | 吴琪
作者:吴琪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50期
节俭一代退场:没积蓄的消费狂欢
(↑点击即可听周刊)
中国处在一个在消费上变化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并不难看出的事实。我们发现,一方面,陷入消费贷的年轻人成为了舆论热点新闻,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在中国兴起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那么,它对社会中这些年轻人的价值观造成了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消费主义带来的新现象呢?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主题是“节俭一代退场,没积蓄的消费狂欢”。主笔杨璐提到,金融本质上是配置整个社会资金的使用,它就像人体的血液系统一样,一旦出了问题,对社会和经济都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力。陷入消费贷的“负债者联盟”成员,和崇尚节俭主义的上一代人有着鲜明对比,如果年轻人没有一个理性看待消费、投资的观点,使自己深陷消费贷,将同时是社会系统的巨大隐患。
记者驳静详细地写了那些深陷消费贷的年轻人的故事;主笔陈赛则从享乐主义进行解读,其实消费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正当性的消费如何能和每个人的消费能力挂钩,可能还是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怎么看待现在年轻人其实又是相对贫困的一代人,同时又拥抱消费主义。
通过本期的《三联生活周刊》,你将对当下中国消费主义带来的变化,以及年轻人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有更深入的理解。
其他推荐:
调查:少年遇害案:嫌疑人和受害人的十年(吴淑斌)
逝者:每个总统都需要一座艺术博物馆(张星云)
本期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节俭一代退场,没积蓄的消费狂欢(杨璐)
我们能借多少钱?(杨璐)
那些身陷消费贷的年轻人(驳静)
37.6万,消费在直播间(驳静)
代际之间观念转换,没积蓄的一代要担负拉动消费的重任了(邢海洋)
现代享乐主义(陈赛)
互联网金融为什么没有当初那么美好了?(谢九)
互联网金融在美国:戴着“镣铐”跳舞(张从志)
| 社会 |
时事:燃烧的提格雷:“疫情政治”下的东非内战(刘怡)
调查:少年遇害案:嫌疑人和受害人的十年(吴淑斌)
| 经济 |
市场分析:医改大变局(谢九)
| 文化 |
逝者:每个总统都需要一座艺术博物馆(张星云)
艺术:在东西方之间的“灰色地带”(薛芃)
话题:《金都》:关于自由的探讨(张月寒)
设计:流动的色彩盛宴(钟和晏)
吃喝玩乐:豆腐和它的亲戚们(吴丽玮)
思想:清洁的科学原理与仪式内涵(薛巍)
| 专栏 |
邢海洋:高铁调价
苗千:倒塌的阿雷西博望远镜
袁越:握握手,就知有没有
卜键:庙街事件(上)
张斌:男女平权的种种
宋晓军:如果让她花这笔国防预算会怎样?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