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语 | 曾焱
作者:曾焱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46期
再问“李约瑟之问”:
一个科学史谜题的历史路径
(↑点击即可听周刊)
谁是李约瑟?什么是李约瑟之问?关于本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选题,有人可能完全陌生,而有人却可能充满了思想探讨的兴趣。简单地说,如果你关心中西方文化比较,就一定无法绕开“李约瑟之问”,这个问题在20世纪三十年代由这位名叫李约瑟的英国生物化学科学家提出,其内容概而言之便是:为什么在科技上一直领先的中国文明,没有产生出近代科学?
李约瑟当年在剑桥因为爱上一个名叫鲁桂珍的中国留学生而爱上中国文化,提出了这个李约瑟之问,并以后半身投身于编撰那套著名的大书《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在接受主笔蒲实的采访中介绍说,李约瑟之问实际上暗含一个预设,实际上也是他那个年代的西方人普遍共有的观念——都认为科学是人类终将走入的普遍的知识形态和文化类型,它代表着人类精神和文明的高级阶段。
本期周刊中,蒲实的长篇主文《李约瑟之问的遭遇与困惑》将帮助我们详尽了解李约瑟的人生;陈璐对斯坦福大学教授、2018年“费正清奖”得主墨磊宁的专访,则将看到了一位以中国科学史和东方学为方向的西方学者的思考;如果你还想更多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知识和真理的关系,不妨去听听主笔薛巍为大家开具的一份科学史书单。
封面故事之外,刘怡关注了媒体宣布特朗普败选但却至今形势并未彻底明朗的美国大选,王姗带来了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故事;张星云的深度报道——《漫长的讨论:重修应县木塔的权利》将带来对于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原则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为什么要做这期封面?相信在音频中,你能够找到答案。
本期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再问“李约瑟之问”(蒲实)
“李约瑟之问”:诞生与命运(蒲实)
一个谜题的历史路径(蒲实)
李约瑟之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比较科学史?(陈璐)
一份科学史书单(薛巍)
从“李约瑟之问”到未来之问(苗千)
李约瑟研究所:跨文化的传承(赵静一)
| 社会 |
时事:美国大选后:“特朗普主义”会退场吗?(刘怡)
调查:如何成为“理想动物园”?(王珊)
专访:白谦慎:书法艺术里的中国与世界(李菁)
| 经济 |
市场分析:为什么要规范网络小贷?(谢九)
| 文化 |
文化:漫长的讨论:重修应县木塔的权利(张星云)
专访:我们寻找别人,别人可能也在寻找我们(孙若茜)
电视:熟年离异(卡生)
电视:名利场的中年焦虑(张月寒)
戏剧:与莎士比亚云游世界(安妮)
图像:你以为你从哪里来?(张宇凌)
设计:与人工智能一起长大(钟和晏)
时尚:复古游戏潮(杨聃)
| 专栏 |
邢海洋:休闲食品不“休闲”
袁越:与新冠病毒共存
卜键:交战与交涉
张斌:旧案微澜
宋晓军:她是最早“死盯”中国的美国防高官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