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各就其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万物各就其位0(图 谢驭飞)

文/雪浩

在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说《高保真》中,一个唱片店老板为了纪念一次分手,决定重新摆放他的唱片。他决定不按字母顺序排列,而是按照时间顺序摆放,按照这上千张照片进入他的生活的顺序摆。大功告成之后,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因为只有他知道那样摆放的意义。跟物品本身一样,物品的顺序也很重要。信息时代一些重要的发明并没有创造新的知识,只是给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方法。但如果不加分类,我们就无法去查找和阅读知识。电话号码就在号码簿里,但如果你不能迅速找到它,就打不了电话。

我们小学里学习查字典的时候,就知道了字典里的字是按照读音的字母顺序排列的。后来我们看到,一些委员会的委员也是按照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这让我们以为按字母排序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实这种排序方法的诞生是很晚近的事情,而且屡遭反对。在字母顺序诞生之前,有按照主题、地理、时间、等级、类别的分类法,比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列举战船和战士时是按照地理来源列举的。盖伦《论食物的特性》是按照食物的营养价值排列的。古埃及的图书馆中,书是按照主题排列的,首先是关于天的,其次是关于大海和陆地的,然后是关于人的,人又分为不同的阶层和部落。

字母顺序跟它们不同的是,它打破了意义和顺序之间的联系,字母只代表读音而非含义,所以它跟我们的直觉是相悖的。英国诗人吉卜林在《原来如此》中想象了26个字母是怎么来的:C是有珍珠光泽的牡蛎壳,J是珍珠贝母做成的鱼钩,S是一条小蛇,Y是鲤鱼尾巴……他努力赋予字母以形象,这正说明字母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英国历史学家朱迪丝·弗兰德在《万物各就其位》一书中说,字母顺序就像货币一样,它是抽象的,跟它代表的意义是分离的。按字母顺序摆放的书,把书和它们描述的世界分开了。就像复式记账法、钟表和图书馆的书目,借方和贷方从具体交易中抽取了出来,时间脱离了太阳和季节,书籍脱离了具体的房间和书架。后来,各种辅助技术让字母排序变得更容易了,人们日益复杂的需求让按字母排序成了一种必需。

按字母顺序编写的百科全书只有不到1000年的历史。这种做法非常现代,等级森严、有序的世界变成了一系列随机的事件、人物和地点。字母顺序的中立性是其最大特点。柯勒律治认为这把词典变成了互不相关的知识拼盘,1817年他着手编一部知识词典,汇集五类知识:纯科学(数学、神学等)、混合的实用的科学(天文学、美术、自然史等)、生物和历史、索引。今天几乎所有百科全书都是按字母顺序编的,但柯勒律治的分类法也被一些人继承了下来。 生活圆桌顺序

下一篇: 声音(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