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曾焱

作者:曾焱

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44期

苏东坡地理:

眉州、杭州、黄州、儋州——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即可听周刊)

主编推荐语|曾焱0

 前段时间,故宫文华殿“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主题大展现场闭幕,七件半(半件为残卷)真迹的首次全部亮相,让人们领略了这位千年前“文化偶像”的才情风采。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正是深入介绍苏轼——这位中国历代士人阶层中的璀璨人物。

两年前,我们曾做了一期《达芬奇地理》的封面来详细讲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巨人达芬奇。在本期发稿主编曾焱看来,对于中国文化史而言,苏轼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并不低于达芬奇,而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因此,本期周刊选取了苏东坡和地理的方式,希望通过寻访关键地理和观赏笔墨真迹两种路径,走进苏轼汪洋恣肆的精神世界。

主编推荐语|曾焱1主笔丘濂通过和专家探讨苏轼《寒食帖》、《枯木竹石图》等巅峰时期的书法和绘画,感受苏轼内心的情感和他对人生的理解;记者张星云,艾江涛、陈璐则各自走访了苏轼生命中4个重要时期的经历之地:家乡眉州、两次为官之地浙江杭州、第一次贬谪之地湖北黄州、最后一次贬谪之地海南儋州,我们试图从现实山水和历史遗留的交错中,还原彼时彼地苏轼所面对的环境,他的亲情和友情,他在逆境中的个人精神境界的变化……以此追溯,为何他会一直被视为文人心中的理想人物?

历代的文人在苏轼的身上又附加了怎样的精神寄托?

同李白、杜甫、陶渊明相比,他不一样的地方又在哪儿?

封面之外,副主编曾焱想要推荐三篇文章。社会报道《一起房产官司背后:村里的“女权主义者”》中讲述了一个受过教育的农村女孩对家庭财产归儿子的村庄传统的抗争;调查报道《消失的联结:一个城市菜市场的命运》则以图文的记录为我们保留了即将消失的菜市场的样子,也探讨了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什么样的城市社区才可能和周围人发生真实连接;《渡口编年:被持续记录的20年》则做了中国纪录片史上的一次勇敢尝试,记录了三家人大时代背景下的命运故事。

如果你在阅读这期封面文章后,能够对苏轼有了比从前更多的不同了解,那就是我们的愿望所在。

本期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苏东坡地理:眉州、杭州、黄州、儋州——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丘濂)

在书画真迹中,感知苏轼的精神世界(丘濂)

苏轼的六幅书法真迹(张宇琦)

“每被贬一次,他对人生的理解就更深入一层”(张佳婧)

眉州:夜来幽梦忽还乡(张星云)

杭州:致君尧舜,此事何难?(陈璐)

黄州:一簑烟雨任平生(艾江涛)

儋州:兹游奇绝冠平生(艾江涛)

| 社会 |

调查:“教育局副局长”的熟人生意:一场不精致的骗局(王海燕)

调查:一起房产官司背后:村里的“女权主义者”(王珊)

调查:消失的联结:一个城市菜市场的命运(丘濂)

| 经济 |

市场分析:银发经济能拉动中国消费吗?(谢九)

| 文化 |

文化:《渡口编年》:被持续记录的20年(陈璐)

艺术:从伊朗来,但回不到伊朗去(薛芃)

戏剧:当王耀庆遇到《培尔·金特》(安妮)

书评:被误解的章学诚(维舟)

书与人:有志者事竟成(张复)

| 专栏 |

邢海洋:人口出生率垫底的韩国,房价依旧涨

苗千:常温超导的新突破

袁越:人类进化在加速吗?

卜键:千回百折程德全

张斌:政治请与奥林匹克保持“一臂”的距离

宋晓军:俄罗斯是在与中国“打配合”吗?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

主编推荐语|曾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