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南:为什么苏轼仍然“活”在今天?

作者:邓小南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宋史专家

“我们与苏轼之间,相隔近千年,但好像有一座‘精神之桥’,让我们能够心灵互通。”谈及苏轼,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如是说。

作为宋史专家,邓小南更愿意从北宋历史的角度提出个人的观察。在她看来,宋代本身存在着多重复杂的内部矛盾,同时,它的朝政“称得上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开明的”,因此士人群体思想活跃,精英辈出。苏轼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这个时代造就的……而‘苏东坡热’某种程度上与近些年来的宋代文化热相关”。

邓老师认为苏轼的气度襟怀,真正称得上是“天下士”。在她的解读中,苏轼在那个时代下的形象更加立体。他有着同士人把酒言欢的真诚,也有面对政治对手王安石的坦荡,苏轼的精神世界、诸多造诣,以及他对待人生遭际的态度,都让他的形象“活”在今天。

Q:苏轼和北宋的时代关联性是什么?

A:苏轼生活在北宋仁宗景祐到徽宗建中靖国年间,这也是北宋从沉厚安宁历经波折,走向跌宕严苛的时期。北宋立国后,出现了世俗化、平民化、人文化趋势,士人逐渐成长起来,苏轼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北宋中期,社会环境多元化,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作品,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追求哲理深邃的意趣。

Q:苏轼为什么能打动我们?

A:苏轼直至今日,仍然能够如此打动我们的心灵,不只由于其才情的卓越超然,而是他历经无数跌宕起伏,仍能泰然处之“也无风雨也无晴”,始终不改“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的秉性,从容面对,光明坦荡而不苟且。

(编辑/天健,设计/靖惠,音频/天健)

| 封面大使 |

《三联生活周刊》新刊《苏东坡地理——眉州、杭州、黄州、儋州,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带我们聚焦北宋名家苏东坡。周刊的多路记者前往眉州、杭州、黄州等地,探访同苏东坡有关的文化讯息,试图还原这位历史上的名士。人生经历跌宕起伏的他,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本期封面故事将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解答。

邓小南:为什么苏轼仍然“活”在今天?0《三联生活周刊》封面大使,邀请文化公众人物 / 明星来担任当期封面故事的引荐人,以10分钟的音频形式来分享自己与封面专题相关的个人经历或知识、文化记忆。

邓小南:为什么苏轼仍然“活”在今天?1

下一篇: 苏东坡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