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海洋

作者:harps

电磁波的海洋0(图 谢驭飞)

从家到工作地点的公交车会经过一段树木葱茏信号微弱的路段。每次到了那里,如果我不是正在读一篇够长的新闻或者电子书而是在刷社交网络,心里就会腾起一股怒火,看着加载的光标徒劳地一圈圈地转,几次下拉都完全没有效果。换一个应用程序来刷,刚打开就显示“无法连接网络,请重试”。公交车虽然号称有自己的无线网,却比外部的手机信号还难预测。这种时候就会刷几次飞行模式,让手机重新寻找网络,有时信号会转好一点,但更大可能是那个路段过去了,有个信号发射塔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为一车人提供了及时的支持。

如果还记得一点中学物理知识的话,会知道地球自成形以来就浸没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一直到今天还是这样。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都是电磁波。如果从来没有电磁波,就一直不会有生命;如果现在电磁波统统消失,人类会在不久以后死于饥寒交迫。我们世世代代都浸没在电磁波的海洋里:红外线温暖我们,紫外线伤害我们,可见光令我们的视觉细胞享受色彩的盛宴。在雨后湿润的空气里,白色的阳光散射成彩虹,渺小的人类得以窥视一点电磁波的宏大奥秘。凭着这一点现象,人类中的杰出者写出了精确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方程。“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说的就是电磁波的德泽和光辉。

在收音机和电视机时代,人类的认知还跟电磁波关系生疏,仿佛把话匣子的电源切断就等于切断了跟外界的一切电磁波联系。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顶上覆了薄薄一层尘土的旧书,舒舒服服地坐下来读几页,轰隆隆前进的先进科技都待在房门外进不来。现在却不同了,手机时刻提醒人们此处信号如何,是否有无线网络。在没有手机信号又没有无线网络的地方,手机人类会坐立难安,仿佛鱼儿游进了没有氧气的水域。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使用无线网络是权利,必须覆盖所有人居住的地方。普照大地的太阳给了人类生命和营养,手机信号和无线网络则给了人们细如游丝却连绵不断的联系。正因为人们如此需要网络,所以人们痛恨网络,就像人们也痛恨父母、子女和他人。

在这个时代,可能会有人天真地以为,屏蔽掉载着网络和手机信号的电磁波就可以回归健康的大自然和甜美的人际关系,就像梭罗住在瓦尔登湖畔,四面的地平线被森林包围起来。然而正如梭罗和他的房子是非自然的造物,屏蔽电磁波的唯一办法是待在一个金属盒子里,也就是住进法拉第笼。经受过中学物理考验的人都知道那有多么不人道,那幅场景比任由电磁波穿透身体还令人压抑。所以在电磁波的海洋里畅游吧!享受阳光的妩媚和温暖,躲开水母带毒刺的触手,在某个波段接收亿万编码数据包,还原出不知何处传来的鲸的歌声。 生活圆桌电磁波

下一篇: 不如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