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说 | 3000多年前的神秘铜器从哪儿来?

作者:曾焱

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39期

 最美三星堆:

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

主编说 | 3000多年前的神秘铜器从哪儿来?0自从在1986年出土了两个埋葬有大量形态奇异的青铜面具和青铜人物像的器物坑开始。三星堆就以十分神秘的姿态迅速进入了大众视野,各种假说与推测铺天盖地,让原来就扑朔迷离的考古难题充满了戏剧性。

但事实上,三星堆遗址承载的是非常严肃理性的考古问题和历史脉络。它是先秦考古中的重要一支,是理解四川地域历史的关键环节,更是我们重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图景的关键元素之一。

三星堆对于理解中国文明起源的意义重大,这是我们要策划本期周刊封面故事的一个出发点。

今年9月,广汉三星堆“祭祀区”的发掘现场,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意味着时隔34年,三星堆“祭祀坑”即将再次启动挖掘。人们期待这次挖掘可以给三星堆的诸多疑惑带来一些更为确切的解释。

我们派出6位记者分别采访了三星堆考古站,成都考古研究院等亲历了数次发掘的一线考古工作者,并在他们的带领下深入到挖掘现场,同时,也和国内著名的考古学者做了深度的访谈,希望能够从三条线索来为读者讲述三星堆的考古故事。

三星堆遗址91年来关键考古过程以及围绕它的疑问有哪些?

三星堆和同时期有所重合的商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长江流域迄今发现的几处文明遗址中,三星堆文化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

封面故事之外,吴淑斌的报道《刺伤霸凌者校园里的隐秘世界》让我们看到未成年人面对同龄人暴力时有多么的无助以及由此过早遭遇的人生磨难;驳静的《成为李雪琴》则带大家走近了这位北大高材生、网红女孩,如今的脱口秀新秀。

3000年前的神秘青铜器从何而来?三星堆有哪些待解之谜?本期周刊或会给你一些思考和答案。

本期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最美三星堆: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薛芃)

三星堆:未完待续的考古现场(薛芃)

三星堆是一个复合的文化:从古城址谈起(薛芃)

金沙遗址:继起的新中心(艾江涛)

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文明图景(杨沐)

盘龙城遗址,长江流域最早的青铜铸造中心(岳颖)

宝墩古城遗址:通往三星堆文化的重要探源(陈璐)

葛维汉是谁?(张星云)

主流与支流:古蜀神话人物流变(刘畅)

| 社会 |

调查:刺伤霸凌者:校园里的“隐秘世界”(吴淑斌)

人物:成为李雪琴(驳静)

| 特别专题 |

中国核电50年:自主化道路的胜利(王梓辉)

中国核电产业开始迈入下一个征程(王梓辉)

| 文化 |

专访: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后,谈谈成年人的谎言生活(孙若茜)

话题:逡巡于实在与幻境间(遛遛)

| 专栏 |

邢海洋:老字号遇到了新麻烦

袁越:拯救地球生态

卜键:瑷珲的庚子年

张斌:勒芒赛道上的女团

宋晓军:台海军演与中国“军改”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

主编说 | 3000多年前的神秘铜器从哪儿来?1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本节目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考古三星堆三星堆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