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云龙:三星堆,打破以往对巴蜀文化的认知
作者:郑云龙郑云龙,演员、歌手、三星堆文化创意体验官
说起与三星堆的缘分,郑云龙觉得还挺有戏剧性。最初他被吸引,是因为自己长得跟三星堆的出土文物青铜头像有几分神似,后来机缘巧合,郑云龙成为了三星堆文化创意体验官,也慢慢了解到,“三星堆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该遗址的发掘也打破了以往对巴蜀文化的认知。”
去年9月,郑云龙去到了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总算亲眼见到了那批文物,在他看来,“这些青铜人像,它们各有姿态,有的站立,有的跪坐,看细节也是非常丰富,极具神秘感。”
在诸多形态各异的文物中,最让郑云龙印象深刻的是一件青铜大立人像,“据说它代表的是古蜀国国王兼大巫师一类的人物,是集神、巫、王三者于一身的古蜀国最高领袖。目前有研究认为,除了大立人像,其他各种不同的人像则代表各级、各方的首领,呈现的是一组宏大的祭祀场面。”
问: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为何青铜大立人像如此吸引你?
答:首先这尊大立人像约260.8厘米高,看到它的一霎那,感觉特别高大威严,很容易就被吸引。它还有一双特别引人注目的手,这双极其夸张的大手呈抱握姿态。我当时也产生了一丝疑问:大立人像的姿势是原本手里还握着什么吗?后来工作人员说,这个疑问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解答,它究竟是代表一种特定的手势,还是当时铸造时拿着什么东西?目前都还在研究中。
问:如何看待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
答:我很钦佩这些考古学者和历史学者,他们是在努力寻找过去的记忆。像拼图一样,小心又审慎地一点一点还原出历史的样貌。出土的文物大概就是那些历史和文明留下的只言片语,告诉我们,它们从哪里来,它们走过历史长河留下了什么痕迹,而这些痕迹也许与我们的出处息息相关。
(编辑/小朵,设计/靖惠,音频/张译丹)
| 封面大使 |
《三联生活周刊》新刊《最美三星堆——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把目光聚焦在了西南地区古老而神秘的三星堆文明。今年9月,在时隔34年之后,三星堆遗址重新启动发掘,我们派记者去到了现场,实地采访,为大家带来一手的考古资讯,解读三星堆文明背后的故事。
《三联生活周刊》每期都会邀请一位文化公众人物 / 明星来担任当期封面故事的引荐人(封面大使),以10分钟的音频形式来分享自己与封面专题相关的个人经历或知识、文化记忆。
点击下图,听到更多封面大使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