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语|吴琪
作者:吴琪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31期
“ 我家住在长江边
——南方大水 何以成灾?”
(点击链接,听本期周刊)
今年6月开始,长江流域累计降雨量已为近60年同期最多,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降雨甚至突破了历史极值,部分地方的城区已陷入一片汪洋,长江流域沿线的防汛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考验。
为什么今年的洪灾特别严重?
长江流域附近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如何?
似乎没有停歇的梅雨是洪水的直接肇事者。当入梅时间早,梅雨期特别长,同时遭遇季风的时候,长江流域极易发生特大洪灾,如1931年、1998年,而今年也不例外。
为了抵御洪水,从古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修建各类大坝、防堤。然而,随着城市化的程度加快,长江流域的沿线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尽管抵御洪水的能力在提高,可是洪水带来的风险却也在升高。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派出多路记者分赴长江沿线各地进行调查。记者张从志对长江委员会进行了专访,了解洪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洪灾?三峡工程又究竟起着什么作用?而武汉作为长江沿线的典型城市,与水共生的它有着哪些独特的个体体验?水带来了风险,还有什么?
记者黄子懿走访了鄱阳湖一带的水灾现场,从湖泊的角度来看洪水给周边村庄所带来的灾害,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同样影响着当地抗洪的思路。
封面之外,社会报道《一桩冤案的27年》关注了“张玉环事件”,解读一起冤案给背后的家庭、牵扯的人带来的命运的转变。通过本期杂志,你将会对2020年夏天洪水的背后成因、影响及长江流域人的生活状态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期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我家住在长江边:南方大水,何以成灾(张从志)
从“战胜洪水”到“洪水风险管控”(张从志)
武汉堤防,人水共生(张从志)
志愿救援,对长江要有敬畏之心(张从志 孙一丹)
暴雨倾城,治涝恶性循环何解?(张从志)
鄱阳洪水围困时(黄子懿)
鄱阳湖治水(黄子懿)
安徽圩区的难解之疾(王梓辉)
太湖的“Ⅰ级应急”时刻(刘怡)
安徽小县城的大水库(刘畅)
重庆山间水文站的日常(王海燕)
| 社会 |
与等待搏斗:一桩冤案的27年(张洁琼)
| 经济 |
市场分析:金本位和大萧条(谢九)
| 文化 |
文化:鲍勃·迪伦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袁越)
艺术:“消失”在群体里(张星云)
| 专栏 |
邢海洋:直播带货,又一件“皇帝的新衣”?
袁越:新冠期间防自杀
卜键:“极而吐加共和国”
张斌:美国奥运模式显现险情
宋晓军:埃斯珀计划与中国打一场“军改持久战”?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