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自主总会到来
作者:邢海洋继进一步打压华为、威胁取消香港的独立关税区地位后,美国政府又宣布,6月1日起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美国紧锣密鼓地实施着与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脱钩,那么,我们在坚持自由贸易的同时,是否做好了科技“脱钩”的准备?
中国留学生是美国海外留学生中最大的群体,36万留学生每年为美国的学校和相关产业贡献140亿美元的费用。据报道,美国计划驱逐近3000名中国留学生,比例不高,却是留学生中与尖端科技最接近的群体。美国的官员们也承认,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些将被驱逐的中国学生做错了什么,于是就将焦点聚焦在留学生的输出机构,那些军事院校。3000名留学生看似不多,却打击了中国人赴美学习的意愿,近两年赴美留学生人数持续减少,今年春季留学生总数迎来拐点。此时特朗普政府仍以莫须有的罪名驱逐留学生,无异于鱼死网破。同理,香港地区对美国是有贸易逆差的,8.5万名美国人在香港地区工作生活,1300多家美国企业在那里经营,可美国还是要“损人不利己”。通过一系列“切割”动作,美国的大目标是吸引制造业和科技产能回到美国。
既然脱钩动作越来越明显,我们不得不“风物长宜放眼量”,看看在没有美国科技的情况下,我们的高科技产业是否能独立运行,或者,现有的技术积累能否支撑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截至目前为止,近300家中国企业和机构进入了“实体清单”,清单中甚至包含了整个行业,比如国内AI视觉领域“四小龙”全部上榜。最初,被打得措手不及的中兴“休克”了。美方以为用“实体清单”是可以一个个扼杀我们的新兴产业的,可在华为那里碰了钉子,随后上了“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做好了准备,无一家企业因此而猝死。疫情来袭,它用更严苛的条件打压,更加上了政治方面的组合拳。
华为能不能扛过美国这一轮新的扼杀就变得至为关键。若我们唯一具有技术优势的巨无霸扛住了,则中国的芯片业就可能形成产业集群。芯片有了和美国分庭抗礼的资本,则美国的技术封锁自会不攻自破。
在芯片业,台积电是神一样的存在,代工全球除了英特尔和三星之外所有高端芯片,所以美国一边拉台积电去美国设厂,一边限制它为华为代工。左右为难的台积电时下的策略就是协调高通、AMD等厂商,先挪部分订单给华为,120天宽限期内帮华为生产足够芯片。这样做显示出它夹缝求生的艰难,令人无可指摘。可实际上,作为全球唯一一家高端代工厂,美国政府怎么敢冒令全球电子产业停工的大不韪逼迫台积电放弃大客户。所以胡萝卜加大棒,台积电从以成本为由断然拒绝在美国设厂到如今宣布了投资计划。
中国的芯片产业也是紧锣密鼓地跑在国产替代的路上。在去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2.1%的情况下,我们逆势增长了15.8%。但中国大陆公司只占全球集成电路市场5%的份额。虽然鲜有海思那样跻身于世界前列的企业,但品类齐全,很多企业进入全球二线梯队,有了足够的时间就可能继续攀爬。
中国在中低端产业链中具有明显优势,高端技术却依赖高通、思科和苹果等美国企业,如今特朗普以全球供应链剔除中国为目标,我们是不能对等打击的,否则就中了“圈套”。好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还有宽广的内需市场,假以时日,光刻机、芯片代工等被卡脖子的尖端科技总会茁壮成长起来。 投资物语华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