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又一天

作者:harps

一天又一天0(图 谢驭飞)

文/孙欣

躲避疫情、禁足在家的日子就是一天又一天。有人说天天在家很容易忘记今天是星期几,上班的时候周一至周五因为一些固定日程才有了身份的区别。每一天都在家里,不用7点以前起床,8点以前加入通勤大军,9点以前拎着早餐到办公室,就算有工作要完成,也还是天天像周末。

另一方面来说,即使天天在家工作,忘记今朝何朝这种风险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虽然日程表没有了,所有的电子设备还是一样会提醒自己今天到底是星期几,有些什么事情要完成。社会中坚们虽然在家待着,一样还是有说不完的话开不完的会议。善于开会摸鱼的那些人,在家开会更容易摸鱼;开会特别积极的那些人,在家也会积极。所以一天天在家的日子,说不同也无不同。小时候的歌里唱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当了大人难得有能迷迷糊糊的时候,因为对大人来说,时间飞逝特别地快,特别地惊心动魄。

现在很多文具品牌和书店临近年底都会出日历,争奇斗妍。日历这东西几十年前挺流行的,从一天撕一张的台历到一月翻一篇的大本挂历,家家都有。一年过完有时还舍不得扔掉,总把最好看的图裁出来留下贴在墙上,兼职海报的功能。最近几年日历台历又再度流行起来。我的一个文艺界朋友也设计了一本,叫“黄油日历”,因为包装是很艳的黄色纸,厚厚一砖非常好吃的样子。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一张纸,上边有一幅老鼠大吃大喝的漫画。我买了两本,一本放在家里,一本放在实验室,因为一天撕一张的设计很方便涂涂写写列个算式,事后没什么用就丢掉。

家里的宝宝也到了该认字的年纪,我小的时候从日历本上也认了好些字,所以我想让宝宝也被潜移默化一下。黄油日历用的是薄纸,黑白印刷,不大不小刚好随便写字算数,宝宝也可以用蜡笔在上面乱涂。现在天天在家里,不料黄油日历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它的大小非常适合折纸飞机。我凭记忆折的纸飞机都头重脚轻,飞不多远就一头栽进沙发底下或者书架后面。于是我上网搜索更专业的纸飞机折法,有好多种,尖头的、平头的,折翼的、平翼的,可以一样样试过来。这些各种设计的纸飞机都飞得又快又稳,脱手那一刹那总是满心期许,它是会飞过三家房子还是笔直穿过马路?这也是不用出门很远就能有效地陪孩子玩的几样道具之一。是谁发明了纸飞机?是谁在无聊中优化纸飞机的做法?也许都是一些闲不住的人。正是这些闲不住的人,为我们如今囿于强迫闲暇的人提供了一点儿乐趣。 生活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