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语丨曾焱
作者:曾焱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第15期
“重新看待亲密关系 疫情下的改变”
一场疫情会对我们产生哪些长久的影响?有一种影响并不宏大和直观,那就是疫情对人们彼此关系的改变。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是“重新看待亲密关系——被疫情改变的我们”。疫情把每个人强制地拉到了生命有限的沉重话题的面前,而居家隔离则使我们被迫接受了一个漫长的假期。我们几乎失去了工作关系、社交关系,只有家庭角色被急剧的放大,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经验。
疫情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父母与子女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向更积极还是更消极转变了?所有因疫情而发生的社交关系或其他诸多改变,未来是否会成为常态?相信你可以在封面主文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封面故事之外,“凉山大火再燃”和“新冠疫苗”的两个话题也值得关注。
为什么凉山的山火年年会起?19名遇难者在内的打火队员们,在非核心的火场都遭遇了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探寻的疑问。
新冠疫苗背后既有疫苗研发的关键的技术突破、路线选择问题,也有更为复杂而漫长的临床的实验;无症状感染者群体又有怎样的特点,需要我们哪些更多关注?
更多精彩,请关注本期《三联生活周刊》。
本期完整目录
| 封面故事 |
重新看待亲密关系:被疫情改变的我们(徐菁菁)
疫情中,那些被重估的情感和关系(徐菁菁)
周国平:失去距离,对于亲密关系是一个考验(张星云)
比疫情更复杂的,是面对感情?(孙若茜)
和面团相处,和自己相处(黑麦)
最亲密的陌生人(卡生)
蹭饭的友情(陈璐)
“中国Party”爱好者的暂停生活(薛芃)
这个春天的深处(孙欣)
| 社会 |
热点: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王珊 张锦)
热点:凉山大火再燃:严防下的山火困境(董冀宁 李晓洁)
热点:京广线列车侧翻:老旧铁路段的地质隐患(王梓辉 李秀莉)
热点:中国游客滞留斐济:疫情、边境政策与个人命运(吴丽玮)
调查:新冠疫苗为什么还不来?(袁越)
| 经济 |
市场分析:特别国债“特”在哪儿?(谢九)
| 文化 |
话题:怎么跟孩子逛博物馆(陈赛)电影:凯瑟琳·德纳芙的镜子(张星云)
图像:来自《十日谈》:故事的艺术史(张宇凌)
设计:虚构的未来考古学(钟和晏)
时尚:塞尔吉奥·罗西,足上风景(杨聃)
思想:病毒式传播都是意外(薛巍)
书评:大数据中的因果关系(张留华)
| 专栏 |
邢海洋:如果原油征关税
袁越:生态环境与动物传染病
苗千:中等质量黑洞在哪里?
卜键:两面人
张斌:一场事关生与死的比赛
宋晓军:国防部长与“克洛泽事件”
编辑/天健 剪辑/天健 设计/侯子晗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