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107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栏目插图 | 范薇)
在家做饭
居家隔离,食品行业冰火两重天。曾受到外卖冲击的方便面、速冻食品等方便食品脱销,自热食品大爆发,其中螺蛳粉、自热火锅、酵素、车厘子、速冻饺子成为Top5热卖商品。而涉及社交场景的品类如白酒、乳制品、瓶装饮料、礼盒类产品等受到冲击。长期看,疫情令消费者放慢了脚步,越来越关注食品健康,人造肉有望迎来增长期。
宅家牛
新年开市后,A股八连升,创业板更是创出了新高。病毒肆虐,股市尤其是成长类股走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预期到货币政策的宽松。当疫情尚在延续,复工难度加大,实业投资遇到诸多困难时,宽松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实际上效果有限,且是分层的。部分流动性会在金融体系空转,给股市带来热钱。
疫情之下,中国人减少了出行。油价下挫,创2019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比高位跌去20%。据预测,一季度中国石油需求会下降18%~25%,也就是大概300万桶/日,占全球约3%。疫情蔓延到20余个国家及地区,航空公司减少了航班,多因素叠加,全球需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供给方面,美国页岩油成本线已降至35美元/桶。
新冠疫情的爆发沉重打击了中国300万亿元的房地产市场,企业停工,开发商关闭了售楼处。500名地产经理人的调查问卷显示,七成认为今年无法完成销售目标,超半数认为疫情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周期为两个季度。但绝大多数认为企业不会降价销售。房地产市场占GDP的25%,若影响严重,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将拉低至4%。
“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公司纷纷推出免费直播课程,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也纷纷在2月10日“云开学”。流量汹涌,阿里、华为、腾讯云交互服务全面压力过载。A股市场大量在线教育企业、SaaS概念股、云服务概念股等接连上涨,甚至出现“三五互联”10天9涨停的奇观。铺天盖地的网课也造成学生们“逆反”,他们誓言用低评价令某平台下架。
“三本账”
2月10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2019年全国财政收支,“三本账”均创历史新高。不过因空前的减费减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万亿元,同比仅增长3.8%。为了弥补减税降费的短收,非税收入保持较大增幅,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4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960亿元,同比增长36.3%。
“特效药”
抗击新冠肺炎,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韦被寄予厚望。专注于抗病毒药的吉利德,在艾滋病用药市场占有率高达60%,而其研发的丙肝神药“吉二代”“吉三代”治愈率高达99%。不过,由于疗效好,降低了患者数量,再加上定价过高受到竞品挤压市场,吉利德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目前约800亿美元的市值,相较2015年的高点已腰斩。 消费理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