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际根:甲骨文让我们直面商代的文明高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唐际根:前殷墟考古队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唐际根曾主持安阳殷墟考古发掘20余年,是对殷墟最熟悉的人之一。在他看来,虽然殷墟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文物,但甲骨文是殷墟所有的考古发现里分量最重的一类文物——“因为它是文字、是人思想的反应、是历史事件的直接记录,它让我们知道中国的书写时代,最迟是从商代开始,它让我们知道商朝的很多事件,了解商朝的很多人物,也让我们直接面对商代的文明高度。”

Q 迄今为止甲骨文被释读了多少?

A 经过很多代学者的严谨破译,我们现在大概了解到,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片总量可能有13到15万片,发现的单字大概是4500到4600个。而根据两位最近做过甲骨文词典的学者整理,大概有1600多个字被释读了,也可以保守地说有1300多个字——这两本词典大概都是接近这个数,稍有出入。但是反过来讲,实际上还有3000多个字没有破译。

Q 为什么甲骨文如此重要?

A 我认为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没有文字,我们就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科学知识的积累等。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原生文明,主要就是文字的发明。比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还有古印度的文字,这就是所谓的四大文明。有人说世界几大文明,只有中国文明没有中断,其实说的也就是文字。以甲骨文为核心的中国文明,虽然它没有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那么早,但它真的是延绵不断、一脉相承传下来了,这就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编辑 / 杨菲菲 剪辑 / 辛军 设计 / 罗曼

| 封面大使 |

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专题报道《甲骨文 1899-2019:120年的发现史》,在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这一历程并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

唐际根:甲骨文让我们直面商代的文明高度0

此前,本刊曾推出题为《寻找夏朝:中国从哪里开始》的封面报道,呈现关于第一个朝代夏朝的纷争,“发现甲骨文”则探讨文字证据的出现与第二个朝代商朝的文明转折,共同构成早期中国文明与近代学术史系列。点击下图,听见更多 ↓

唐际根:甲骨文让我们直面商代的文明高度1

没听够?欢迎和考古队长们一起,穿越历史,来到《了不起的文明现场》~点击下图,听见更多 ↓

唐际根:甲骨文让我们直面商代的文明高度2

上一篇:
下一篇: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