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穆尔防线
作者:卜键阿穆尔河(黑龙江)上的船只
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在很长历史时期作为我国内河的黑龙江,是俄国人对于黑龙江的称呼;阿穆尔防线,即黑龙江防线。大变在即,大敌当前,俄兵俄船纷纷闯入,黑龙江将军奕山亟需为抵御强敌建立一条防线,但是没有,没有见他采取任何积极有效的军事措施。这条防线,反而是出自穆拉维约夫的战略规划。
它是一条沙俄殖民点的分布线。要想实现永久性占领,必须有本国人的大量迁入。沙俄的行动从一开始就与非法移民缠结在一起,杀人越货的“哥萨克匪帮”中也不乏垦荒种田的农民。穆督派亲信干员负责移民安置,对移民政策大加宣传,发补贴,发土地,发牛马和耕具,由部队为他们建造住房……从外贝加尔省、伊尔库次克省甚至更远的内地吸引移民,数量不够就采取强制手段。康熙帝在兴建黑龙江城时即注重屯田戍边,尤其是在左岸耕种,组织达斡尔人返回故乡,钦派大臣引导督察,运来粮种、耕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遗憾的是后来没能坚持;乾嘉两朝也鼓励闲散满人回迁黑吉两省,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选址却多是远离边境。而穆氏的殖民规划一开始就具有战略眼光,几乎将所有的村屯都沿江设置,亦兵亦农,成为“阿穆尔防线”的组成部分。
它也是一条军事分割线。清朝的黑龙江城,一开始是建在左岸的,不两年而呈请迁至右岸,在旧城设城守尉管理,再后来也裁撤,整个左岸只有乌鲁苏木丹一个江上卡伦。而俄国在尼布楚划界后,就在上游交界处设立哨所(清方没有);涅维尔斯科伊潜入河口湾,先在左侧建彼得冬营,后来在庙街设立哨所,接下来是兴建奇集基地和鞑靼海峡的亚历山大等哨所,扼住两端与战略要地;1854年开始,借口与英法作战的军队需要补给,俄军在左岸选点建房,储存粮食、弹药等,加快了军事据点的布局。就在普提雅廷由江路赴华谈判之时,穆氏丝毫没有等待,在写给陆军大臣的信中说:“必须刻不容缓地将阿穆尔哥萨克骑兵团迁到阿穆尔左岸(整条河的左岸),以造成我国占领阿穆尔河左岸的既成事实。”这时黑龙江下江地区已被俄方控制,穆督将重点放在瑷珲城对面的海兰泡,在已有结雅哨所的基础上大肆兴建。他将阿穆尔防线划为两个分区,第一分区的司令部就设在海兰泡,调集重兵驻扎。
从美国佬柯林斯的记述中,可知清军也在困境中极力捍卫主权:上游的乌鲁苏木丹卡伦坚持在江上履行检查盘问之责,有时表现还很强硬;瑷珲的军事巡逻艇更多,并坚决拒绝俄方入城;对于沿江而下的可疑船只,如搞不懂来路的“美国领事”,则派出小船尾随盯梢,不惧其开枪恐吓,黏住不放。奕山对局势之危机并未刻意隐瞒,奏报时特别注明俄方在对岸“盖房安炮”、军队动作不断,说已“添派兵丁,办理巡防”,请求迅速从盛京调拨火药10万斤。咸丰帝倒也明白,谕令盛京将军承志即行办理,先将现有火药制成弹丸,“克日起解,毋稍迟误”。
数年内战,黑吉两省的马队大量被调往内地,出现在追剿太平军和捻军的前线,伤亡之下,又不断要求补充,兵额不足就扩大到“西丹”。西丹,乃满语音译,指“未成丁”的少年。相对于满营和绿营的腐化怯战,来自边疆的少年兵显得更勇敢些,因此退而求其次。强盗已破门而入,边疆边防已压力巨大,而征调竟到了这种程度!奕山、景淳多次奏报边情紧急、防务空虚,朝廷也曾通告各路军营“将吉林、黑龙江马队分别撤留”,即撤回一部分,并不再批准各处“续请添调”的要求。哪知到了咸丰七年秋天,武汉前线督师、湖广总督官文吁请甚急,只得“谕令景淳、奕山酌量各调西丹二三百名,实于无可调拨之中,勉为抽派”。试想,等官文密奏飞报京师,朝廷谕令送到黑吉两省,当地再去选拔少年兵,配齐武器装备,分拨起身,赶到前线差不多再快也要到明年了。这样的远程抽调有意义吗?这些从未打过仗的半大孩子真的有用吗?连普通百姓都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可才具平庸的官文强调很重要,同时开了一个选调武将的名单,有“协领察隆额等三十五员名”,皆属瑷珲等城的得力之员。如按照这个只顾眼前的糊涂蛋的设想,黑吉两省大约要抽调一空。朝廷也觉得不可完全同意,命奕山从中“酌拨数员,即令管带西丹,前赴湖北”。攘外必先安内,是中国历代王朝直至蒋介石尊奉的一项基本国策,看似振振有词,实则极易造成误导,颠倒主次。此际的清廷就是这样做的,抽空边防的恶果则有目共睹。
对于穆拉维约夫而言,阿穆尔防线,又是一条可以多点发动的进攻线。老毛子想对中国的东北动手可不是一天了,拟定攻掠远东的计划也不止一次了,应只有穆督真的做好了战争准备。他在给外贝加尔省省长卡尔萨科夫的信中写道:
如果我国已经决定,一旦谈判失败,立即诉诸武力,那么我可以对这次出使表示赞同。我想,我们势必要在今秋的九月间开始行动,派出两支部队,一路攻取库伦,另一路攻取黑河,还可以派出另一支不带步兵的部队,从祖鲁海图跨越额尔古纳河径取海拉尔、玛尔克什和契吉利亚尔。船舶的建造切勿停止,九月份也许会用上。
在另一封信中,穆氏说得更为具体:
我认为我们的主要作战基地将是阿穆尔,登陆地点是黑河。从那里有几条平坦大道,穿过人烟稠密的地区,通向南满和北京……至少今年我们要派出先遣部队,等来年河开草长,再率主力向前推进。此次行动期间,移民无疑须暂停。假若我们能立足满洲和蒙古,从而使满蒙脱离中国,成为受俄国庇护的两个独立的公国,即使暂时不移民,也于事无损。(《外贝加尔的哥萨克史纲》第三卷,第120页,穆拉维约夫在军事方面的设想)
在给康士坦丁亲王的信中,穆氏再次委婉表达了对于谈判的不抱希望,表示谈不赢就打,对于公然侵华毫无愧疚,说:“既然英法有权以武力强迫中国接受其条件,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种权利呢?”而他的胃口大开,亦不止是黑龙江流域了。
针对东西伯利亚人口稀少的实情,穆氏抓住一切机会以求改变。他得知沙俄陆军部要将1.8万名犯罪士兵清洗出去,赶紧提出申请,希望能收留其中的1.5万名,分批(每月500人)派到黑龙江的各个哥萨克步兵营。沙皇批准了他的方案。沙俄在左岸调集大军、磨刀霍霍,清廷对右岸本来不多的驻防军不断抽调、及于余丁和少年,这就是1857年黑龙江防线的实况。(完) 沙俄黑龙江哥萨克边疆阿穆尔